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917719
大小:115.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05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考点专项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古典诗歌鉴赏考点专项训练目录一、张耒《夏日三首(其一)》反衬拟人炼字(邀、纳)二、王庭珪《移居东村作》反衬思想感情的分析三、周密《野步》画面的描绘景情关系的探讨四、曾巩《西楼》景象的描绘借景抒情、视听结合五、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景象的描绘感情的分析炼字(长、畏)六、李清照《行香子七夕》思想感情的分析虚实结合双关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动衬静语句叠用/反复七、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歇》思想感情的分析动静结合八、张孝祥《浣溪沙洞庭》动静结合、比喻、对比、想象九、梅尧臣《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比喻思想感情分析十、陆游《秋波媚》景物及画面的特点相像拟人十一、雷震《村晚》贺铸《茅塘马上》
2、思想感情的分析意境十二、薛媛《写真寄外》思想感情的分析对比映衬十三、秦观《千秋岁》景象的描绘及其作用双关借代比喻夸张十四、吴融《途中见杏花》反衬手法或(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十五、葛胜仲《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景象的描绘及其作用尾句表情达意的妙处十六、苏轼《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意境的分析拟人反衬寓情于景相像十七、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意境对比用典形象感情的抒发十八、曹组《青玉案》感情的变化某一诗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十九、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感情的变化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手法)二十、王维《辋川闲居》景象的描绘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二一、杜甫《画鹰》虚实结
3、合思想感情的分析二二、王守仁《龙潭夜坐》景象的描绘感情的抒发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二三、辛愿《乱后》对比思想感情的变化考点专项训练一、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反衬拟人】(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8.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8.答:这首诗运用的是反衬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的。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
4、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2分)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1分);"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分)。【赏析】(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
5、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首联、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巧妙地从侧面写出了环境之“清”。(3)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附加: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对乡间生活的一种由衷的赞许,写出了诗人悠闲的生活,希望就这样一直过着这种隐居生活到老,借而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反感,不与世间相争的高洁。2、作者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
6、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是表明了他们祥和的写照。3、“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表达作者的心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心已静。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二、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反衬】(二)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移居东村作①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8.本诗“呜不住啼大更静”一句与干籍的“呜呜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7、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都是反衬(以声衬静)(1分),以鸟的鸣叫(1分)反衬环境的幽静(1分)。观点一:更喜欢“鸟不住啼天更静”。1)语言平易,明白如话。2)以天为背景,比王籍的诗意境更为开阔。观点二:更喜欢“鸟鸣山更幽”。1)语言更加凝练。2)幽雅含蓄,意蕴深远。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东村山景的爱赏,对远离尘世的移居生活的喜爱。1)首联写避地东村,“避”字点明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远离,对田园生活的主动回归。2)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