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859491
大小:105.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05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组1文言文两则学弈目标设定 1.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2.理解重点句,领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议定预设教学重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句,领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预设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领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议定生成重点方式择定效果评定延展自定教学流程个性化处理一、独立预习,交流质疑1.激发兴趣,回忆导入文言文是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是使用文言文。我们曾经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
2、法,下面让我们回忆一下《伯牙绝弦》的学法吧!2.学生回忆说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是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并以课件出示。3.今天,我们运用这些好方法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生齐读课题。。4.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或者你在预习的时候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交流。5.师介绍或者学生介绍:《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作者是孟子,本文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6.根据课前的收集,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孟子的资料?二、整体感知,梳理质疑1.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谈一谈老师读时有什
3、么特点。2.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懂、读通,读不通的句子作上记号。3.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注释在文中边批划,边读懂每句话,不明白的做上记号。三、紧扣重点,多元解疑(一)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各自说说自己读懂的句子,再把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如果还有不能解决的,等汇报时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二)汇报解疑1.课件出示句子:思援弓缴而射之。(1)学生自读句子,结合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根据理解再读句子,试着给句子划分节奏。(2)指名读句子,师纠正,读出正确的停顿:思/援弓缴/而射之。(3)齐读(相信自己能读好的同学一起来读,还读的不好的同学也努力地把这
4、句读好,齐读!)(4)学生小结学法,师给予补充。2.课件出示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根据上面学法,小组自主学习。(2)指名汇报句子的意思,理解整个句子为设问句,指名读,自评,他评。(3)男生读前句(反问语气),女生读后半句(肯定语气)。(4)齐读。3.出示剩余的句子,根据学法,小组学习。4.学生反馈。5.在理解全文意思后,请学生扮演角色,体会文中二人学习时不同的态度。6.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全文的意思,再来理解文中几个“之”就不难了。(1)以课件出示练习:“惟弈秋之为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____(2)指名反馈“之”的意思。7.学生总结学法,教师点拨,让学生知道:对于一字多义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对字词的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意思。(三)、讨论明理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2.引导学生用原文来表达。(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6、。)(四)、深化认识,联系实际,抒发真情。1.你在学习上有过与弈秋的两个徒弟相同的经历吗?结果怎样?(学生交流,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的重要性。)2.师小结:是啊,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把事做好,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五)熟读成诵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做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文言文就像古诗一样,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意境优美,你们想不想背出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1.根据你的理解反复诵读,指名读课文,他读得怎样?(哪里值得你学习,哪里你认为不够,该怎样读?)2.配乐朗读,指名,男女生分读,齐读,试背。四、总结拓展,滋生新疑1.课堂小结:出示小
7、黑板,让学生填空:同学们,弈秋诲二人弈,一人 ,惟;一人,一心,。则前者(强、胜),后者 (弱、败)也。2.学了这篇文言文,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五、作业超市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给你的身边的人听。2、运用这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阅读课外的文言文。六、板书设计:一人 专心致志(成功)课后记:两小儿辩日目标设定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