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

ID:49344060

大小:57.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9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_第1页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_第2页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_第3页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_第4页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说课稿数学教师陈春言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不等式关系与不等式》,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作用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三角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考考题中不等式常与其他知识交汇呈现,因此不等式在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不等式的学习是以后学习更深知识的基础,通过学习不等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不等关系及不等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由此产生用数学研究不等关系的愿望,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内容起了良好的

2、铺垫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掌握作差比较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景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学会从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3、重点与难点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掌握作差

3、比较法。教学难点: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准确地表示出不等关系,在两式作差变形上的灵活度学生也难以把握,这便是教学中的两个难点。二、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标》中“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要求,及基于本节课不等式的教学要着眼于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在教学中我将建立“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重视让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提炼、总结、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和严谨的推理。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

4、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四、教学过程1、课题引入通过一系列图片、日常用语等多种形式的不等关系,让学生观察、体验。。长短轻重高低大小2、典例示范,数学应用例1、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呢?设计意图:通过例1让学生参与到不等关系的数学刻画,建构一元二次不等式,本题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低,可以放手让学生完成,并且为后面出现的较复杂问题做好

5、一定准备。例2、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的钢管截成500和600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例2相比例1,提升了难度。因此本例的分析、引导是关键。本题出现了两个变量、多个不等式,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所以我将采用同桌讨论的方式,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指向性的问题,使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学习。整个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分析问题的重要性,更深入的掌握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并为以后的线性规划问题做一定的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3、联系实际,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提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探索中学

6、习,从而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例3、比较下面两组代数式的大小:步骤:作差→变形→判号→结论。其中变形是关键,常用的变形手段有提公因式、分解因式、通分、配方、有理化等。4、布置作业(一)基础作业:(二)预习作业:(三)能力作业: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方面的作业,基础作业使学生巩固新知,预习作业养成预习的习惯,能力作业则是对课堂知识的深化。从而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原则。四、教学评价本节课建立了“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最近发展区)规律的双重要求,体现“以教师为

7、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学生始终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探索,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及时给予引导,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