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017150
大小:18.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课堂上的意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上的意外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由于生物活动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我们该怎么办?视而不见?抑或压制学生“脱轨”言行?还是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课堂教学中,易发生的“意外”类型及其应对措施作以了解。【教学片段】教师讲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时,在盛水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立即有大量气泡放出,经“带火星”木条检验,证明是氧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明显变
2、成红色。 教师启发提问:“酚酞试液为何变红呢?” 学生回答:“有氢氧化钠溶液生成。” “对。”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在黑板上写下了2Na2O2+2H2O=4NaOH+O2↑。 但眨眼之间,烧杯中的红色消失了。学生对此不解“变红的溶液为什么又会褪色呢?”面对这异常现象,一般教师会胸有成足地解释为:“这是由于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的缘故。”但此时有些同学却提出疑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澄清溶液应该是全部变成NaOH,加入酚酞,红色酚酞也会褪色,怎么可能存在过氧化钠固体呢?”。学生的发言,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精心的提问一下子全泡汤了。接下来的教学
3、环节该如何解决,按原先预设讲解还是加以探究解释呢?实施过程如下: 1、根据实验异常确定研究课题。教师随机变更教学环节,确定“Na2O2使酚酞先变红后褪色”的研究课题。 2、提出猜想和假设。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就此实验异常现象,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产物中O2的氧化性使溶液褪色。 猜想2:有可能是受生成物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影响。 猜想3:产生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使红色褪去。 猜想4:Na2O2与水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具有漂白性的H2O2。 猜想5:…… 3、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抓住学生发散思维的契机,调动学生的积极
4、性,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合理猜想,提出如何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方案1: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入氧气。 方案2: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做对比实验。 方案3:用冷却后的溶液作实验。 方案4: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前后,分别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各种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简约性、安全性等方面加以评价,最终敲定实验方案。 4、课后师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结论 实验1:往试管中加入0.01mol/L的NaOH溶液3ml,滴加2滴酚酞试液,然后用MnO2催化H2O2分解产生氧
5、气通入红色溶液中。溶液的红色长时间不褪色。 结论:生成的O2不影响颜色的变化。 实验2:向等体积的浓度分别为5mol/L、1mol/L、0.01mol/L的Na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5mol/LNaOH溶液较快褪色,1mol/L和0.01mol/LNaOH溶液都长时间不褪色。 结论:酚酞在稀碱溶液中能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又褪色。 实验3:往试管中加入一小匙Na2O2固体,加入2ml蒸馏水,然后浸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结论:不是温度的影响。 实验4:往试管中加入一小药匙Na2O2固体,加入2ml蒸馏水,用带
6、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所得的溶液的试管内;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许MnO2,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证明有强氧化性的H2O2生成。实验结论:①现行教材中所给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实际上是以下两个分步方程式的总和:Na2O2+2H2O→H2O2+2NaOH(放热反应) 2H2O2→2H2O+O2↑ ②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后又褪色,原因有: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所得的碱溶液的浓度较大。 5、反思和评价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的“发现问题→作出猜想、设
7、计方案→实验验证→处理结果”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师和学生完成了整堂课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的解释,对课本知识提出异议并进行了知识的升华和延伸。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的一点细小的表现,都反映了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也没有用“我们以后再研究”或“自己看书查找”来搪塞学生提出的异议,而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和我们预设异常的情况,根据学情打破预设,放手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争议,鼓励学生把探索结论的活动变为验证结论的活动,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这样的课堂也许要花上一两节课或是更长的时间,但学生的
8、实验探究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师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