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71425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如何识别诗歌中的衬托手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识别诗歌中的衬托手法?[诊断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问: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一、课题解读什么是衬托?衬托,原为中国画技法之一,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要表现的景物更加明显突出。借用为文学创作中的表现技法,则指对所要描写的人或事物做侧面的渲染和衬托,使其更加鲜明,也就是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又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所谓正衬,又叫陪衬,它是同类事物或相似事物的并举映衬,诸如以动
2、衬动,以静衬静,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哀衬哀,以乐衬乐等等,往往选取特定的景物传情达意,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美的衬托更美的;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深的衬托更深的。比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开得很红很艳,少女面庞红若桃花,以桃花正面衬托少女之美。再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
3、壮丽非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为了烘托英雄人物周瑜不仅用滚滚长江、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来衬托,而且用英雄群像及小乔这样的美人来突出他的形象。所谓反衬,就是运用矛盾的一个方面去映衬另一方面,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声衬静,以静衬声,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等,常常是“反其道而行之”,选取与内容相对事物,相反相成,达到突出主旨的艺术效果。王藉《入若耶溪》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里用“蝉噪”、“鸟鸣”的动态描写,来反衬“林静”和“山幽”。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倍显空山
4、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之境界,这正是以声衬静2的反衬写法。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此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以声衬静,愈见其静。二、诊断评析再来看诊断题,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这两句大意: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
5、山鸟时而一鸣,也反衬出夜的静谧。运用了反衬(以动衬静)的手法。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听的鸟鸣,反衬环境的幽静、空旷,表达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三、要点总结总之,衬托的种类方式多种多样,有以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有以景物衬托事物的,有以人物衬托景物的,有以事物衬托人物的,有以人物衬托人物的,有通过写对方来衬托己方的。有通过写反面来衬托正面的,等等,不一而足。识别诗歌中的衬托手法一要注意两者是否有主次之分;二要注意写作对象;二要注意主要情感,或者情感的落脚点。[反馈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6、。试分析第二句“红叶青山”四字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运用反衬(以乐写哀)的手法。通过描写色彩艳丽的红叶青山反衬诗人的离愁,景色越美,离愁越浓,越能抒发诗人的离别之愁。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虫草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的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