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32068
大小:66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23
《货币供求均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货币供求均衡第一节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及标志一、货币供求均衡的概念货币供求均衡,简称货币均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供求均衡包括两种形态:(一)静态均衡MS=Md(二)动态均衡货币容纳量弹性货币容纳量弹性是指由于货币资产、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之间的相互替代效应和货币流通速度的自动调节功能,而使MS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偏离Md,仍能保持货币供求均衡的经济状态。货币容纳量弹性的计算公式:1、货币容纳量弹性=商品供应总额增长率÷货币购买力总额增长率2、货币容纳量弹性=(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二、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条件(一)均衡
2、的利率水平(二)均衡的国民收支(一)均衡的利率水平所谓均衡的利率水平是指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均衡利率是货币均衡的重要条件。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同样的道理,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货币供求,使其处于均衡状态。例如,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适当提高利率水平,可减少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适当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并增加国民收入。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二)均衡的国民收支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经过企业的初次
3、分配之后,还要经过财政和银行的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只要这两部分基金形成的国民支出与同期国民收入均衡,货币供求就处于均衡状态。三、货币供求均衡的标志1、利率反映敏感2、市场物价稳定3、商品供求平衡四、货币非均衡货币非均衡,即货币失衡,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不相适应,也就是MS≠Md。货币失衡的表现形式有:MS>Md通货膨胀MS4、需求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总和。任何需求都是以一定的货币量作为载体的,故社会总需求决定于货币的总供给。总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没有货币供给,有效需求就无从产生。因此,货币供给决定并制约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大;货币供给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就会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则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致使经济萎缩。三、货币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5、全部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货币不仅是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条件,也是社会总供给实现的媒介。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四、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社会总供给(AS),社会总需求(AD)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ASADMdMS在上述关系图中,如果有AS=AD,则有MS=Md。可见,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密切相关。第三节我国货币供求均衡的实践一、计划经济的货币供求均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6、我国提出的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是实现“三平”,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外汇收支平衡,从而扩展为“四平”的均衡目标。根据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MS=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量并提出了1:8的经验数据,即每发行1元人民币要实现8元零售商品的价值。二、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均衡我国改革开发以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从传统的以信贷规模确定货币供给规模转变为以货币供给规模制约信贷规模的货币供求均衡模式。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供给增长率(M’)=经济增长率(Y’)+预期物价上涨率(P’)三、市场经济的货币供7、求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健全的利率机制2、发达的金融市场3、优化的产业结构4、平衡的财政收支5、合理的国际储备6、完善的宏观调控
4、需求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总和。任何需求都是以一定的货币量作为载体的,故社会总需求决定于货币的总供给。总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没有货币供给,有效需求就无从产生。因此,货币供给决定并制约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大;货币供给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如果货币供给过多,就会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不足,则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致使经济萎缩。三、货币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
5、全部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货币不仅是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条件,也是社会总供给实现的媒介。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四、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货币供给(MS),货币需求(Md),社会总供给(AS),社会总需求(AD)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ASADMdMS在上述关系图中,如果有AS=AD,则有MS=Md。可见,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与货币供求均衡密切相关。第三节我国货币供求均衡的实践一、计划经济的货币供求均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6、我国提出的社会总供求平衡的目标是实现“三平”,即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外汇收支平衡,从而扩展为“四平”的均衡目标。根据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MS=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量并提出了1:8的经验数据,即每发行1元人民币要实现8元零售商品的价值。二、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均衡我国改革开发以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从传统的以信贷规模确定货币供给规模转变为以货币供给规模制约信贷规模的货币供求均衡模式。货币供应量的计算公式为:货币供给增长率(M’)=经济增长率(Y’)+预期物价上涨率(P’)三、市场经济的货币供
7、求均衡货币供求均衡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健全的利率机制2、发达的金融市场3、优化的产业结构4、平衡的财政收支5、合理的国际储备6、完善的宏观调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