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读书心得.doc

《未来简史》读书心得.doc

ID:48211458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1-22

《未来简史》读书心得.doc_第1页
《未来简史》读书心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未来简史》读书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2015年5月,新西兰议会开全球国家先例,通过《动物福利法修正案》,在法律上承认动物也像人类一样具有情感。该法规定,从此必须认识到动物具有情感,因此在畜牧等情境下,必须适当维护动物的福利。在这个羊比人多的国家,这项声明意义重大,但这项看起来“荒唐”的法律与类似泰国对战象的信仰不同,它起源于2012年7月7日在剑桥大学,诸位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权威专家共同签署的《剑桥意识宣言》,《宣言》提到的对动物情感的共识: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动物、鸟类,以及章鱼等其他生物,均拥有负责产生

2、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换句话说,这项宣言就是在表达动物也有情绪和情感,在对待一些遭遇的时候,他们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但诸多企业同样认识到了动物也有情感,于是制药公司利用这一点为了测试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200只大鼠被放进了实验室。为了形成参照对比,200只大鼠被分成两组分别放进注满水的玻璃管内,一组大鼠无论如何尝试都爬不出玻璃管,15分钟后大多数会放弃努力,另外一组在第14分钟时被捞出来擦干、给食物,休息一会儿再重新丢回管子,这一组一般到20分钟才会放弃努力。文字读到这里,

3、我想到的除了可怜的大鼠被投进不愉快的实验,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习得性无助”,和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到的“摘苹果法则”。由此我更是想到了怎么教都教不会的后进生在教师“捶胸顿足”时他会产生的心态,是不是也像这些大鼠一样,内心也做过许多努力,也有很高远的渴望,但因为一些无法表达的原因才逐渐选择放弃。在塞利格曼的实验中,狗在每次尝试逃出笼子时都会被电击,多次实验后,即使笼门打开,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

4、痛苦的来临,“习得性无助”就是多次失败后的自我放弃。在我进入这所学校的第一年,我任教的是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我与他们都相互陌生的那段时间,有个叫殷慧文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不是因为后来才知道的她的家庭状况,而是她的主动性让我产生了成就感,同时她的实际成绩与她的主动性完全不成正比,这种反差又让我产生了挫败感,矛盾的情绪促使我一定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毕竟对那时候的我看来,她对学习充满渴望。后来我上课会多关注一下她,她一举手我就给机会她发言,下课我会问她“这节课学得怎么样”,再后来放学后她开始主动要求留下

5、来让我给她布置题目,她要在学校留校学习。不知道是我的努力不够,还是她的基础过于薄弱,总之到了下学期,她再也不找我要题目,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拉她一把。也许就是这样的反复失败,让我俩几乎都选择了自我放弃。这一年结束后,我去了一年级,他们的学习状况我没有功夫了解更多。只是现在再想起那段日子,可能那时候我是她紧紧抓住的一根稻草,是我不够扎实让她怎么爬也爬不到她期望达到的高度,可能累了,可能碰壁太多有点痛了,总之是放弃了,任自己在谷底慢慢游走,盲目的跌跌撞撞,混混度日等着小考毕业。即使现在的我,我好像还是不知

6、道该怎么帮助她,当初对她几乎快产生的放弃的心,大概也是作用在我身上的“习得性无助”,内心无比抱歉却无能为力,后来只能告诉自己,“任何一个后进生,只要他想学,我就要给足101分的力气拉紧他”。“摘苹果法则”与皮亚杰认为必须在适应儿童认知水平的前提下才能促使其心理健康成长的“认知发展理论”相对,它认为通过适当的方式,可以指导人进入最近发展区,从而展现出比自己同龄人常模更高的发展水平。在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时期,“最近发展区”和“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东西方在认知发展领域的两大阵营。对于这两大认知,我更愿意选

7、择给我的学生们种下一颗苹果树,通俗点来讲,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自信,才会有动力参与学习。在我进入这个学校的第二年,我承担了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二班有个叫叶守沐的小男孩,长得干净清秀,言语也不多,在一群刚从幼儿园上来、没有规矩乱动乱跑的孩子中间,显得特别乖巧,因此我对他总会忍不住多给一点关注,自然他的变化也都在我的眼里看的清清楚楚。一年级下学期,可能终于适应了小学生活,跟同学们慢慢打成一片,开始和其他男孩子们疯跑打闹,课上爱讲话开小差,作业常常不能及时交来,老师站在旁边才会记得写作业,对

8、他这样的改变,我总是提醒他、教育他,甚至严厉批评,都没看到实际效果。直到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他妈妈大概也看到了他的退步,小窗口主动找我聊了一次,也就是那次谈话让我意识到我的方式并不适合这个孩子。叶妈妈跟我说“全老师,麻烦你上课多点他回答问题,他可喜欢你了,就是有点害羞胆子小,经常想好了还没举手问题就过去了,还没想好却正好被点起来,但是每次你一点他回答问题,他放学都会一路上特别高兴地跟我说今天全老师点他回答问题了”。结束聊天后,我思考了很久,或许是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