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谈电法测井-充电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10期煤炭技术Vol122,No102003年10月CoalTechnologyOct1,2003谈电法测井—充电法何公民(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鸡西158100)摘要:介绍了充电法的原理,应用条件及勘探中的应用。关键词:电法;电阻率;电极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725(2003)10-0100-02(5)接地条件良好,极化稳定。0前言2充电法的野外工作方法充电法是在被探测的矿体或其它地质的天然或人工上进行充电(它可以是直流电,也可以是交流电),然后对充电2.1电极情况体或地质体形成的电
2、场在地表的分布进行观测和研究,了解供电电极A、B,A、B为铁,A为单电极,B为电极组,较小接地,保证足够大电流,测量电极M、N,M、N为紫铜电极,供矿体或地质体在地下的赋存状态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它电电极小于0.5A,采用乙电池,电流大于0·5A而小于2A,采常用于金属矿体探测,五十年代用于探测煤层走向分布,固用甲电池,电流大于2A用发电极或蓄电池。定老窑采煤区。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固定岩溶发育2.2充电法的几种方法地带,研究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向。(1)电位法观测测线上各个测点,把对于某一相对电位1充电法的原理及应用条件空点的电位,绘制成自
3、然电位剖面图,最终再绘制自然电位等值线平面图。对B电极的要求:B到A的距离大于2L,L1.1充电法的原理为测区对角线的长度,对N电极:放到在与B相反的方向上,被探测的矿体(或地质体)比围岩的导电率大得多,(最N到测区中心大于2L,由于N电极远离测区,造成观测困难,好在100倍以上),在矿体的天然或人工露头上进行充电,则可以把N极放在测区电位的最高点,测量各测点对该点的电整个矿体带电,由于矿体导电率很高,整个矿体形成一等位位差及该点相对“无穷大远”处相对电位空点的电位差,再将体,在期间的介质中形成电场,我们在地面坑道及临钻孔中各测点观测值换成相
4、对于相对电位零点的电位,当测区很大观测这种电场的分布状态,则可以了解该矿体的形态,分布时,测区边缘的测点进行观测,由于电位差很小,需增大电范围等赋存情况,在曲线上的反映为矿体,离地面最近的地流,进行观测。方电位最高,距离越远,电位逐渐降低,直至远到不受矿体形(2)梯度法如图1所示:成的电场影响的地方电位为零,此时得到的是正常的大地电流场。1.2应用条件图1(1)矿体为良好体,电导率很高。(3)直接追索等位线法:第一找基点,第二画基线,第三(2)埋藏较浅,且走向一定,长度大于埋藏深度的三倍。追索等位线(3)矿体及围岩的电阻率稳定。(4)地形起伏
5、及表土的不均匀的影响较小,且无工业用3充电法在测量地下水流速和流向上的应电干扰。用如图2(2)分别以1,2,3,4,6号为点为起始点解算基线1→5、2[1]刘基余,等.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5、3→5、4→5、6→5和两个同步环内的其他基线;社,1995.(3)对由两个同步环组成的小网,做无约束平差,取5号[2]魏子卿.GPS定位:软件与结果[J].测绘学报,1992.[3]刘林,周建华.关于GPS卫星的轨道分析[J].测绘学报,1992.点的平差结果,作为该GPS网基线解算的起始点。[4]刘大杰,等.全球定位系统(
6、GPS)的原理和数据处理[M].上海:这种方法,耗时较短,值得推广。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参考文献:TheeffectofthestartingpointcoordinatedeviationonGPSbaselinesurveyingHUANGYi-shou(EngineeringConstructionComp.,HuaibeiMiningIndustryGroup,Huaibei235100,China)Abstract:TheeffectofthestartingpointcoordinatedeviationonGPSbasel
7、inesurveyingisexplicated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double-dif2ferenceobservingequationslocatedbyGPSstaticstateratativefixedpvitionthemathmaticalmodelisestablished.Byanalysingthesimulatedda2ta,someusefulconclusionareobtained.Keywords:staticrelativepositioning;baselinevector;s
8、tartingpointcoordinate收稿日期:2003-07-23;修订日期:2003-07-28作者简介:何公民(1968-),男,助工,1990年毕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