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

ID:47982659

大小:81.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1学案湘教版必修1①黄道面②焦点③西④东⑤59′⑥1⑦365⑧6⑨9⑩23.5°⑪66.5°⑫黄赤交角⑬纬度⑭昼夜长短⑮四季⑯五带⑰南、北极圈⑱地平面的高度角⑲90°⑳12大长短长短极昼短长短长极夜赤道中夏冬春秋探究点一【探究归纳】3.④地轴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5.地心未与平行光束在同一平面上,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不是66.5°。6.若黄赤交角变为24.5°,则太阳直射点在24.5°N~24.5°S之间移动,太阳直射范围变大

2、。黄赤交角变为0°时;地球正着绕日公转,太阳一直直射赤道,无回归运动。黄赤交角变为90°时;地球躺着绕日公转,太阳一直直射极点,地球一半永远是极夜,另一半永远是极昼。【考例探究1】答案 (1)上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正确画法如下图所示。(2)北极 黄道 赤道 α 23.5°(3)数值相等(4)地轴空间指向 黄赤交角大小(5)黄赤交角(或α) 北回归线(23.5°) 南回归线(23.5°S)(两者前后顺序可对调)解析 第(1)题,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所以图中错误之处为地球自转方向画反了。第(2)题,较为简单,注意地轴与赤道面垂直

3、,所以C为赤道面,那么,B为黄道面,自然B、C面之间的夹角α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3.5°。实际上,黄赤交角的度数即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最大范围的界限,即南北回归线(23.5°N)。第(4)题,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着太阳公转,同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在空间上是稳定的,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第(5)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在运动中的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探究点二【探究归纳】1.正午楼房影子的长度随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越长。阳光花园的正午太阳高度1月时比6月要小得多,因此看房时影

4、子也要长得多。2.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进入房内。3.不正确;正午旗杆影子小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4.太阳高度指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才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时,称为太阳直射。【考例探究2】答案 (1)B (2)D解析 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

5、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探究点三 【探究归纳】1.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故每天日出时间不同。2.冬季昼短,夏季昼长,故冬季的起床时间要明显晚于夏季。3.夏至日,出现“白夜”现象。因为漠河镇纬度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太阳几乎全部在地平线以上。【考例探究3】答案 (1)D 

6、(2)C (3)B解析 第(1)题,首先明确3月9日在黄河站观看极夜后首次日出时,晨昏线应和78°55′N相切,切点过11°56′E,即11°56′E为12时,可求出北京时间约为19时。第(2)题,由上题解析知,该日黄河站夜长24小时,12时日出,12时日落,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地平面。第(3)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都有时间上的对称性。因此黄河站极夜结束时3月9日距春分3月22日的时间应和极夜开始时距9月23日的时间相等,前者为春分前13天,则后者为秋分后13天,故选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