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ID:56670175

大小:4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0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题目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一天的时间【知识转接】2、太阳的运动【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况(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①西向②东旋转,称为地球

2、的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③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④顺时针旋转。(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⑤恒星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⑥360°,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⑦太阳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360°59′,所用时间为⑧24小时。(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⑨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各地相等,都为⑪15°/时;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

3、两极⑫递减。2.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⑬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2)使地球上⑭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⑮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产生偏向。该力只作用于⑯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⑰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北半球⑱向右偏,南半球⑲向左偏,沿⑳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

4、,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2.时区划分与区时换算(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2)区时的换算: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在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3.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也叫日界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又为了保持18

5、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合作探究〗毛泽东在他的诗词《送瘟神》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达了他宽阔博大的胸怀。欧洲的航天发射基地建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南美洲靠近赤道的法属圭亚那;俄罗斯的航天基地建立在哈萨克斯坦在拜克努尔;继太原、酒泉、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后,我国正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航天发射基地,发射场将于2012年建成,2013年具备火箭首次飞行条件。1.在地球什么地点能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呢?为什么?其线速度约为多少?2.

6、在选择发射场时,为什么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海南发射基地与我国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有哪些优势?3.“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4.今晚20时,某人观测到某恒星位于天顶,明晚该恒星仍位于天顶的时刻是多少?〖概括小结〗地球自转的方向概念地轴方向文字描述地球本身绕其自转轴旋转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图像描述〖典例解析〗读图,回答问题。(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站在

7、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几点(  )A.19时56分4秒    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D.8时3分56秒(3)A、B、C、D四点的角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4)A、B、C、D四点的线速度有什么变化规律?理由是什么?(5)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表的自转速度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8、【探究点二】昼夜交替现象〖合作探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明昼夜更替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按教材P17活动要求将已备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1.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其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据此说明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的关系。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晨昏线位置的变化,说明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并探究其原因。3.昼夜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有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