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

ID:47727836

大小:62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04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_第1页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_第2页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_第3页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_第4页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频电子线路》考试范围大部分为考试原题陆续更新中……1-2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答:高频信号指的是适合天线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射频信号。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主要是:(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就越宽,信道容量就越大,而且可以减小或避免频道间的干扰;(2)高频信号更适合电线辐射和接收,因为只有天线尺寸大小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才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和接收效率,这样,可以采用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也可获得较高的接收灵敏度。1-3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凋制?如何进行调制?答:因为基带调制信号都是频率比较低的信号,为了达到较高的发射效率和接收效率

2、,减小天线的尺寸,可以通过调制,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载波附近;另外,由于调制后的信号是高频信号,所以也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实现了信道复用。调制方式有模拟调调制和数字调制。在模拟调制中,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某个参数。在调幅方式中,AM普通调幅、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单边带调幅(SSB)、残留单边带调幅(VSSB);在调频方式中,有调频(FM)和调相(PM)。在数字调制中,一般有频率键控(FSK)、幅度键控(ASK)、相位键控(PSK)等调制方法。2-1对于收音机的中频放大器,其中心频率f0=465kHz.B0.707=8kHz,回路电容C=200PF,试计算

3、回路电感和QL值。若电感线圈的QO=100,问在回路上应并联多大的电阻才能满足要求。解:2-2图示为波段内调谐用的并联振荡回路,可变电容C的变化范围为12~260pF,Ct为微调电容,要求此回路的调谐范围为535~1605kHz,求回路电感L和Ct的值,并要求C的最大和最小值与波段的最低和最高频率对应。2-3图示为一电容抽头的并联振荡回路。谐振频率f0=1MHz,C1=400pf,C2=100pF求回路电感L。若Q0=100,RL=2kΩ,求回路有载QL值。2-10(本题考填空)接收机等效噪声带宽近似为信号带宽,约10kHz,输出信噪比为12dB,要求接收机的灵敏度为1PW,

4、问接收机的噪声系数应为多大?接收机的噪音系数应为32dB。3-8高频功放的欠压、临界、过压状态是如何区分的?各有什么特点?当EC、Eb、Ub、RL四个外界因素只变化其中的一个时,高频功放的工作状态如何变化?答3-8当晶体管工作在线性区时的工作状态叫欠压状态,此时集电极电流随激励而改变,电压利用率相对较低。如果激励不变,则集电极电流基本不变,通过改变负载电阻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输出功率随之改变;该状态输出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当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的工作状态叫过压状态,此时集电极电流脉冲出现平顶凹陷,输出电压基本不发生变化,电压利用率较高。过压和欠压状态分界点,及晶体管临界饱和

5、时,叫临界状态。此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比较高。•当单独改变RL时,随着RL的增大,工作状态的变化是从欠压逐步变化到过压状态。•当单独改变EC时,随着EC的增大,工作状态的变化是从过压逐步变化到欠压状态。•当单独改变Eb时,随着Eb的负向增大,工作状态的变化是从过压逐步变化到欠压状态。•当单独改变Ub时,随着Ub的增大,工作状态的变化是从欠压逐步变化到过压状态。3-9已知高频功放工作在过压状态,现欲将它调整到临界状态,可以改变哪些外界因素来实现,变化方向如何?在此过程中集电极输出功率如何变化?答3-9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1.减小激励Ub,集电极电流Ic1和电压振幅UC基本不变,

6、输出功率和效率基本不变。2.增大基极的负向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流Ic1和电压振幅UC基本不变,输出功率和效率基本不变。3.减小负载电阻RL,集电极电流Ic1增大,IC0也增大,但电压振幅UC减小不大,因此输出功率上升。4.增大集电极电源电压,Ic1、IC0和UC增大,输出功率也随之增大,效率基本不变。3-11设一理想化的晶体管静特性如图所示,已知Ec=24V,Uc=21V,基极偏压为零偏,Ub=3V,试作出它的动特性曲线。此功放工作在什么状态?并计算此功放的θ、P1、P0、η及负载阻抗的大小。画出满足要求的基极回路。解:1、求动态负载线连接A,B,C三点就是他的动态特性曲线2、

7、求解θ、P1、P0、η及负载阻抗的大小。3、符合要求的基极回路为4-3图示是一三回路振荡器的等效电路,设有下列四种情况:(1)L1C1>L2C2>L3C3;(2)L1C1L3C3;(4)L1C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