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

ID:47429036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_第1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_第2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_第3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_第4页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重庆市长寿中学 张建国一、课标解读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地理1》模块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大气运动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太阳能的全球运输与转换,从而带动了洋流与河流水文循环,进而影响了地表物质的地

2、质循环,最终使不同地域的以植被、土壤类型为标志的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也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大气运动”几乎成为了《地理1》的知识核心,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水平递进)教学建议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1.阅读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4.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组织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3、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可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知

4、道锋面的概念、类型。 2.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并指导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教学中应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

5、加剧作用。 观看气候变暖的科教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行为的方向、目标、效益准则,所以每位教师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首先,对每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说明等”、“行为条件──运用等”、“认知内容──大气受热过程等”;然后,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技能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接下来,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

6、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上好每一堂课。 由于高中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对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未作具体要求而直接进入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及相互之间能量转化过程,即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是理解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把握三种辐射之间能量转化关系,明确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直接热源是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受热不均匀,即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

7、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解释大气运动的基础理论──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说明不同形式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季风环流、城郊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形成过程。重点讲述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三大作用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运用图表”是条件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绘制、判读示意图与图表,以及运用图表说明与解释问题的能力,如用网络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的环节与过程,利用原理示意图说明大气的温室效应,运用等压面图解释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读大气水平运动等。 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

8、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重点要求,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落实气压带、风带是三圈环流的近地面表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说出气压带、风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