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D:47421186

大小:16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09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辽源市东辽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阅读题)甲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禅味诗”。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

2、”,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验”。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其母崔氏、其弟王缙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另外,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加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如在《酬张少府》一诗中,“君问穷通

3、理,渔歌入浦林”,表现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用诗中那渐行渐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感受。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一“归”一“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

4、去探求原因。中国的人文精神可分为两种:一为刚性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向外的拓展与用力;另一种则是柔性的,主要表现为向人的内心深入,以求得一种让人能够调整心理精神失衡的东西。王维创作的禅味诗,体现出了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在其亦官亦隐的日子里,在让他深为不满却又深感无奈与无力的现实面前,他只得将其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凭借其奉了大半生佛的直觉与经验,在其内在的精神境界里,为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创造、建构出了一种存在意义,即在诗的王国与信仰的殿堂里安顿生命、净化灵魂。同时,王维之所以那样做,也是一位有文化良知与文化人格、有着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的文化人在竭

5、力追求和保护其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是其感性与理性相互撞击、相互渗透并最终是理性居了上风的结果。(节选自刘建琼《论王维诗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删改)1.下列对“王维禅味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因王维在诗歌创作时引入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而得名。B.它是王维为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等而创作的诗歌。C.它的“空寂”“无我”特点在《酬张少府》诗中得到体现。D.它“敛势的空间体验”特点主要表现为将自己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2.“王维禅味诗”的形成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家人和社会风气的影

6、响,王维成为一名“习佛士”,这就使得他的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B.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有精力研究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从而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启示或灵感。C.王维对当时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只能借助奉佛的直觉与经验,写诗来寄托信仰,抒发不满情绪。D.王维有文化良知与人格,有高度正义感与使命感,禅味诗是他追求和保护个体人格的一种外在显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之名,主要是因为他的诗作常能体现“禅味”,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B.王维将精神与注意力朝内转的做法,是求得自

7、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体现出了他柔性的人文精神特点。C.“君问穷通理,渔歌人浦林”借渐行渐远的渔歌,表现出王维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的感受。D.“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中“归”“闭”二字,体现出诗人用外在情感的无穷大来消解自己心理的失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南怀瑾:传道解惑韩爽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发行即过百万册,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而处在这国学旋风中央的却是一位行事低调、颇有仙风道骨的学者——南怀瑾。跌宕人生传奇经历南怀瑾19

8、17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抗战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