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

ID:46994853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2-02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_第1页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_第2页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_第3页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_第4页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学知识点 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诗有三法:格律、词汇、章法写诗改诗三法:1、惊人之意:主题先行,意思先行。不落堆砌。2、层次结构得法: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忌东拉西扯,不成段落。好诗血脉贯通,如珠串连。3、文辞顺畅,表达准确:拗口是大忌。练字宜选取最传神的。凡此,一念就知。讲师推荐:1、先学李白诗,得其气韵,得诗之味。2、再学杜诗练字以工其字句。3、揣摩体会声韵启蒙,花间集等以增加词汇量和学对仗。4、揣摩体会千家诗,特别是其中的七律,以学章法。千万不要背。重在体会和理解,揣摩体味出作者的思路,如同自作。诗经、楚辞、古文观止——暂不读。这事提高篇。写诗如同写文章,开头、铺叙、作结。七

2、律的写法:1、立大意2、立联意3、选骨干词汇4、从字到句、从句到联、从联到篇。5、按照起承转合的层次法,完成整篇诗作。七律句法三板斧七律难写。稍不得法,便有句无篇,甚则一无是处。拈出三句十五字,权当句法入门三板斧看。经营七律时,不论与何种题狭路相逢,窃以为依此三板斧之路数劈打开去。还是有得一拼。这三板斧是——一、首联挟题起七律最争起笔。起笔务必抓紧造势,起笔得势,高屋建瓴,全诗易活。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起笔造势有一特定要求,造势须得是托题造势,造势时得将诗题巧妙地点出,即势挟题而起,题寓势中。势如何挟题起?题如何寓于势中?其实也无甚微奥妙,不过是造势

3、时将诗题“写”入或“画”入句中罢了。如杜甫《蜀相》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着重号系引者所加,下同)这便是“写”入法。一起手便破题而入,明白地标出这首诗题曰“蜀相”。有时题的字数较多,一句之中难尽收,可将题分解为两截,一截纳入首联上句,另一截分摊给首联下句。拈另一首杜诗《野人送朱樱》的首联为例: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这首诗的题虽分切为二,明眼人还是一看就知,有时诗人不愿“写”题,想用形象鲜活的诗化语言将诗题“画”出来,也应乐观其成。毛泽东《登庐山》的首联,便是以诗笔作画,用一幅雄奇飞动的山水画,将诗题“画”出:一山飞峙大江边,

4、跃上葱笼四百旋。这样点题的高明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造势点题应是有机结合。不可以离题造势,离题造势是虚张声势,浪费笔墨,于诗无补;造势乏术,只干巴巴地点题也不行。出手便低,诗能写热?点题即或是稍欠精准,都可能给全诗添乱。唐乾元年(公元758年),时任肃宗皇帝大秘书的诗人贾至,写了首《早朝大明宫》索和。那时正在朝庭做官的岑参、王维、杜甫相竟作和。这恐怕是中国诗史上的一次级别最高的同题诗赛诗会。盛唐诗坛最有成就的六位大诗人中,竟有半数参与!赛诗的结果是岑参、王维的和诗各有千秋,难分甲乙,杜甫的和诗只能陪居末席。论诗才杜甫在岑、王之上,问题出在点题上。

5、这首诗的题是“早朝”,杜诗首联只点出了“早”,而未及“朝”;及至胸联才将题点全,此时诗已过半。接下来腹联、尾联笔意又转至退朝和对贾至的奉迎上去。作为一首宫庭诗,这首诗的主题应是对皇帝和大明宫的颂扬,杜诗对这一主题展示得不充分,在篇幅安排上是一大失误。可怜的诗人偏生没能把握住,未能实现邀宠的目的。一千年后孙洙编《唐诗三百首》时,岑、王的早朝诗双双入选,杜甫的早朝诗却被冷落一旁。唯有造势点题双到位,才能振起一篇之精神。中联才有可能乘势打开,拓题展意,渐入佳境。二、中联横打开中联以营造意境为己任。是七律的主体部位。中联由胸联与腹联(习称颌联、颈联)两组对仗

6、句组成。对仗句的句势是横向打开的,与散句的纵切判然不同。怎样才能横打开?要点是造句时出句与对句的对比度要强,反差要大,要天一句,地一句,时一句,空一句,南辕一句,北辙一句,看若途殊,却是同归,虽然貌离,终是神合。句势横打开,有利于内涵的拓展,有利于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高低远近,各各不同的多重诗美态势的形成。作横向打开的对仗句,易于生成变化超忽的氛围,读者读了出句,不知对句是什么样,这种变化超忽,正是七律耐人寻味之处。试想我们初读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时能料到出句竟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吗?读苏轼的“大瓢贮月归春瓮”时能料到出句竟是“小杓分江入夜瓶”

7、吗?初读元遗山的“高原水出山河改”时,能料到出句竟是“战地风来草木腥”吗?如果对仗句写得让读者提头就知尾,那最败兴。胸腹二联在诗中乍看是各吹各的号,各打各的鼓,各逞各的能。其实它们是相互协调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相应”,“相避”的关系要处理好。“相应”是说它们服从同一主题,是一脉相承的;“相避”是说在揭示该诗的主题时所涉内容与手法应各有侧重,力避雷同。如杜甫的《蜀相》中联,处理“相应”、“相避”就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胸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景中融情,营造的是对蜀相一往情深的追怀情绪;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慨述了诸葛亮的才智

8、功业,颂扬了他鞠躬尽瘁的贤相风范,景仰之意溢纸。胸、腹两联通读诗脉贯注,各有侧重,绝无雷同。腹联似较胸联更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