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26989
大小:16.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2014年9月6日,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当地牧民反映,当地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6日15时许,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陈主任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开发区管委会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具体调查正在进行中。1.1.污染背景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也是全国沙区中治沙科研示范区,在防沙治沙方面取
2、得了重大成果,腾格里在蒙古语当中是天的意思,形容是沙漠像天一样的浩瀚、无际。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与宁夏中卫市接壤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分布着诸多第三纪残留湖,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是当地牧民的主要集居地。与黄河的直线距离也仅有8公里。腾格里曾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还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的荣誉。在沙漠南缘中卫沙坡头一带,已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有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由于腾格里沙漠聚集着众多的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不断的向沙漠排污、处理污水,导致污
3、水池里充满了乌黑的化学废水,每一块倾泻污水的场地都有足球场那么大。阿拉善左旗格里斯镇的沙漠,有一块沙漠深处的污水池,数个足球场大小的长方形排污池并排居于沙漠当中,周边用水泥砌成,周围有一人高绿色的铁丝网,充满着刺鼻的气味。腾格里沙漠主要分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排污池,里面分布着四个巨大的排污池,其中有两个是蓄满水的,水是纯黑色的。另一个区域包含两个池子的淤泥,淤泥里面掺有石灰、沙子之类的东西。1.1.历史沿革[1]2005年,腾格里沙漠当时是以小灌木为主的荒漠草原。腾格里腹地原本为农牧民聚居地,这里地下
4、水资源丰富,地表有诸多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如果违规排放,很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2007年,自从工业开发之后,环境就每况愈下。2012年,在12个盟市中,阿拉善盟生态环境质量为差。2013年3月,在央视曝光此地地下水污染前后,当地的污染物都被掩埋,还有企业在生产。当地解释,有些易燃易爆物资,不生产有隐患”。2013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发布《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1.2.污染调查1.2.1.化企林立2014年8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腾
5、格里沙漠边的阿拉善左旗额里斯镇,蓝天白云令人赏心悦目。但这里的美景却被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笼罩着。记者随机走进一个路边商店,询问店主这是哪里来的味道,店主指了指远处金属罐林立的化工园区说:“从那些工厂来的,他们把没有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到沙漠里”。(9月6日《新京报》)腾格里沙漠的自然资源也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投资,腾格里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硫化系列、萘系列和苯系列三个染料精细化工产业链,成为打造‘双百亿工程’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据腾格里工业园区管委会所提供的一份材料,腾格里工业园这些年来成就斐然。2010年,园
6、区完成生产总值11.5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59亿元,财政收入5252万元,腾格里工业园是大漠中崛起的奇迹。根据报道,最近这几年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的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上百家化工企业。他们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周边的化工企业仍在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沙漠。1.1.1.监管缺失[2]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了宁夏中卫市的造纸厂将大量造纸污水排向腾格里沙漠的污染事件。此后4年间,多家媒体都先后报道了该工业园区污染问题
7、。某报曾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内蒙古在内的9省份工业园区进行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工业园一方面打着“生态循环经济”的旗号获得政府审批,另一方面却纵容很多高污染企业以及小作坊的生产,甚至一些国家明令关停的污染企业,也在这里集中排污,逃避监管,工业园区成了其违法经营的“保护伞”。陈主任昨日称,2012年,央视曾对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随后15家企业停产,另6家有污染预处理设备的企业仍可生产。至于腾格里沙漠出现刺鼻气味等现象,陈主任回应,这可能是监管上不太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象。1.
8、2.社会评价1.2.1.媒体建国以来几代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才创造出来的“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输给了地方政府部门GDP政绩工程,输给了黑心企业,以及腾格里沙漠上这种不顾环保、只顾钱包的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说,在腾格里沙漠里排污,属于“享祖宗福、造子孙孽”的愚蠢做法。[3]1.1.1.官方[4]2012年,央视对该工业园区违规生产进行过曝光,15家企业都已停产,另外有6家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有污染预处理设备,仍在生产。由于监管不到位,企业出现了偷排漏排的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