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74394
大小:47.7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7
《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大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
2、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
3、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
4、普适性。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更没有给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他不顾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一,违背了多元化世界的现实。
5、“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是处于现在进行时。“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并会继续发展和完善,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其中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过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问题仍然较多,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继续认真加以解决。中国
6、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她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望。中国也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1.下列有关“中国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评论。B.“中国模式”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C.“中国模式”是继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之后,中国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创造的第三种模式。D.“中
7、国模式”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然的结果。2.下列关于中国对所谓“中国模式”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B.“中国模式”虽然还不具备高度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那样的普适性,但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C.“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处于现在进行时,它会继续发展和完善,不会一成不变。D.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中国有理由坚持自己的选择,走独立发
8、展的道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际社会的某些人借中国的快速发展宣扬“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B.“中国模式”不具备“博爱”“自由”“和平”“民主”等因素,这是“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的根本原因。C.国际舆论对中国模式的评论,无论其角度如何,甚至是中国不赞同的观点,对中国都有参考的意义。D.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中国逐年扩大了参与度,这表明中国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