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ID:46691932

大小:68.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6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1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2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3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4页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专题一实话实说:收获与困惑陈向明:人家在参加今天的这次培训之前,都参加过前几天的其他老师的培训。培训员们给大家讲了很多有关新课程的信息,大家也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可能也还有很多东西要相互间进行交流与讨论,以便进一步消化。因此今天的培训方式主要是参与式的,其目的有:1.要求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了解、消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帮助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进步!2•大家都是屈于社会群体的人,一个人单独的思考是冇限的,和别人交流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感想、新的感受!在我

2、国,新课程并不是一个已经固定了的体系,新课程是由国家教育部发起,正处于试验阶段,因此,目前的新课程思想只有一个大的方向和规划,新课程还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座的每一位都口J能为此做岀贡献。所以我强调,人家可以尽可能发挥自己想彖的空间和创造性。而我们则通过这次参与式的培训,以求为大家捉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汲取别人的一些比较有用的思想。3•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中重要的一条。通过这种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来学习合作学习,对大家来说很重要!大家可能来自祖国各地,有试验区的老师、所在地的教研员等等。试验区的老师要帮助学牛学会合作学习,首先自己木身就要了解什么是合作

3、学习,怎样进行合作学习。教研员要帮助老师学会合作学习,自己首先也要对此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因此这次培训的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本身学会什么是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首先学会怎样进行合作学习!这两天的培训主要是参与式的培训,以后述有标准组的培训。这几天培训的主要思想小组讨论结果都会有专门的记录。希望大家在这些培训过程中真止体验培训,体验一下在群体环境下合作学习是什么一个新理念,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何调动人家的情感,以使人家形成一个比较整体性的培训认识到各自的地区、单位去以示传播和借鉴。在你们各自小组Z间可能会冇标准组的专家。但大家要有这样

4、一个认识,即我和专家都是你们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专家和你们是平等的参与者,因此你们不要把他当成权威,而应把他当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学习。如果大家对这次培训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有意见,可以告诉我。如果不满意又不说,其结果对大家都不好。希瑕犬家要对自己、对集体做一个负责的学习态度!首先我们进行一个重新分组,每个小组最好不要超过六人。分好组后,现在有一个小组成员相互介绍的活动,每一个人拿一张口纸,写一个名片,把门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哪学科的老师或教研员写好,相互认识后,每一个小组选出木小组的召集人、记录员、噪音控制员、计吋员、汇报员,并给木小组起一个有特

5、色的名字。下面我们进入新的一个正式活动,请大家把培训材料拿出来,大家可能对前两天的活动冇很多自己的感想,接受了许多不同的知识、经验,并冇一个反思过程,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冇三个问题请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去做好:1)我个人在对理解新课程改革上有哪些收获?(如有,请至少写出三条)2)我目前尚存的困惑或不解有哪些?(如有,请至少写出两条)3)我想与同行们交流和探讨的问题或主题是什么?二、组内交流:我们的收获、困惑与希望现在请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意见与想法,希望其他小组学会质疑,有什么看法、疑问、意见尽量提出來。(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名

6、)第四组(幽灵组):收获:%1接受了许多先进的课程理念!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1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认识到我国课程改革势在必行;③对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有了新的认识。困惑:%1试验区的配套管理制度、保障措施如何尽快出台;%1课程改革的评价制度如何健全实施;新课程改革屮教研员工作的定位——如何开展工作及其评价;即评价制度的问题。我们认为,专家、老师、学生的评价都要占一定比例,并不能是专家说了算,应该实施评价多元化。尤其是对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只冇学生认为这位老师好,他才可能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1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7、的关系。要使新课程实施增质,而管理者、教师、教研员等各种角色应如何开展工作;%1试验区如何进行培训、宣传等改革工作。主持:其他小组成员冇什么看法、意见可以提出來。发言:关于评价问题,比如说对教材、老师的评价,应通过试验区、教改区的实践检验再扩散到全国各地,即慢慢来的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发言:我特别同意刚才这位老师的看法,但有一点我必须强调,中国的课程专家非常少,这也是大家第一次坐在一起相互讨论。因此国情的特别性,使得我国新课程的教材和评价等工作顺序可能会冇出入。但我们应对教材编写过程持肯定态度,现冇的教材己冇很多的磨合和思考,也通过政府部门的审

8、批,怎么把这些标准落实到教材上,这也有一个过程的问题,请大家融让我们课程专家有一个口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第二组(泥人组):收获:%1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