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

ID:46399915

大小:8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上传者:U-7604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_第1页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_第2页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_第3页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_第4页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开展,从和谐视域下重新审视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和环境正义伦理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失衡现状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人与自身关系失衡、人与社会关系失衡,要解决这种失衡状态,必须构建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即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体系、实现生态伦理范式的转变和建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等。关键词:和谐;生态伦理;伦理范式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3-0039-06辩证唯物主义的和谐观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所达成的具体的、动态的、相对的、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的科学论断,要求我们以丰富的生态伦理精神而向未来,强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毫无疑问,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础性问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和谐视域下重新审视生态伦理思想、构建生态伦理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马恩著作屮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却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关于环境止义的生态伦理思想。对马恩牛:态伦理思想的研究无论在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是在环境伦理学问题上对我们都有重要启示,同吋也为我们在和谐视域下探讨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论述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实质在于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同吋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这个密不可分的系统中,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客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着主体角色,将一切非人的东西置于客体地位;人在不断展现口己本质力量实现“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自然的客体价值,建立起“属人”的价值关系。长久以來,针对人类对自然不同态度所形成的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绵延不休。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以生命个体或整体性的存在物为中心看待非人类世界的价值,使它们与人类获得同等的道德关怀。它只看到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没有看到人类理性的产生和文明社会的出现在自然史中的革命意义,从而忽视了人类的主体地位。相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是自然万物唯一的价值尺度;人的利益需求是绝对合理的,自然是人类满足需要的对象——人的自由首先体现在对自然的不断征服、改造Z中。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结果乂取消了。”[2](p.383)所以,“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是像站在口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Z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切牛: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p.384)o马恩进一步提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人类社会是二者的统一体,它从自然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特殊的存在领域之后,并没有脱 离自然界,自然对社会来说仍是一个基础性的条件。人类社会与Z和互作用的基础仍是社会生产实践,这种相互作用的实际内容即社会同自然Z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方面表现为“客体主体化”即“自然界向人的生成”,人类根据自然对象的不同性质和结构“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P95);另一方面,自然条件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表现为重要的制约作用,“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4](p.344)。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社会的本质。因此,在处理人与口然的关系时,要充分意识到“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o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同吋,必须给自然一个公正:要加强生态伦理道徳教育,唤起人们对口然的“道徳良知”和“生态良知”,使之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既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同样有保护自然和其他物种的责任。(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正义伦理观的论述所谓环境正义,是指人类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吋,各群体、区域、族群、民族国家之间所应承诺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平对等[5]o在社会理论中,正义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环境正义是用正义的原则來规范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Z间的伦理道德的问题,而因此所建立起來的环境伦理的道徳规范体系,则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奢谈正义是徒劳的,但他并未否定正义木身。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确定了消灭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分配的正义理念。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平等,痛斥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强烈反对私利瓜分自然,认为人的平等是社会发展过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将Z放在重要位置。恩格斯这样解释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一切人作为人來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 共同特性屮,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3](p.444)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问题虽然与分配不直接相关,但它的需要是在人需要的情况下,在最低的生存Z需要的情况下,环境正义也符合生态伦理。现代社会要求“环境正义”,有很多源自历史遗留问题,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变自身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打破了自然原有的平衡,使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的变化。资本的扩张、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工业废弄物的排放等,改变了自然界的能量循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使环境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马恩很早就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运用其先天的预见性力主改变这一现实,“经过长期的常常的痛苦的经验,经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了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6](p519)。他们把“两个必然”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走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必须这样做”[7](p926)o并进一步将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灭亡归结为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正义问题的最有效解决途径,认为这至少是向“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8](p122)迈进了有效的一步。二、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失衡现状生态伦理所要构建的是人一自然一社会的和谐关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主导口然的观念支配下,人与口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由相对遮蔽状态转向H益凸显,呈现出与和谐不和适应的失衡现状: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一一生存危机;人与自身关系失衡一一发展危机;人与社会关系失衡——价值实现危机。(一)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生存危机科技文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 存问题,但在其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引发了人类生态学上的生存问题。人类所陷入的生态危机便是丁业文明带给人类的一个两难选择: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力图摆脱「I身而临的存困境的同吋却乂陷入了另一种生存困境Z中,相比较前者,后者更甚。因此,科技进步使自然的社会一历史属性E1益凸显[9],使这对遮蔽状态的伦理关系日益凸显出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建立在人与自然这对伦理关系上的单向度非协同的发展模式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归因。在《我们被偷走的未來》一书中,科尔伯恩等三位学者深刻地指出:“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儿百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我们只是局部性的给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人类那时的这些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形成这个星球的自然力量和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现在的情况变了,在20世纪,人类和地球的关系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新阶段。空前巨大的科学技术力量、迅速增加的人口已经把我们对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和区域扩展到整个星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类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10](p.142)工业文明所造就的繁荣,“在很重要的程度上,它是建立在开采非再生性资源和可耗尽资源的基础上的……这种繁荣在吋间上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这些资源现在使用了,我们的了孙后代就再也不能得到了”[ll](pp.67)o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严重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数量非线性的增加等都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FI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的资源和地球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大大降低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此外,不仅不可再工资源会随着人类开采和使用量的增长而趋于耗竭,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随着人类征服口然能力的提高和人类征服欲望的高涨而趋于贫困。在有限的牛存空间中,资源匮乏、粮食短缺、垃圾成灾等现代社会的诸多环境问题已经大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固有平衡。当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费压力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从历史的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但长久以來,人类以自 然的征服者或统治者身份自居的习惯,使人类将自然看作自己的对立方,误用、滥用科技成果,在极大地破坏了人类口身的生存环境的同吋,也把人与自然这对关系推向了严重的对立状态。因此,破解当前生态危机的基础和前提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进行科学地审视。(二)人与自身关系失衡一一发展危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人的木质只有对社会的人來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与人关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8](p301)人是需要通过口己的对象来确证自己的本质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但不是人的木能。人作为人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互动,由此来确证人的社会本质,因此,人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了人的社会性;同样人也需要与自然进行互动,以此作为确证自己的自然本质,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产生了自然性。但人通过自然确证自己的存在不是确证自己的动物性存在,而是确证自己Z为人的自然存在。“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同吋进行的,亦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辩证发展过程。自然的人化将人的本质外化于自然,而人的自然化则是将自然的本质内化于人自身,这样人既能在自然中反观自身,乂能在自身中审视自然。后工业吋代,在狂妄的征服口然、控制口然的思想指导下,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主客体Z间由原來的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逐渐转化为客体正在取代人们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成为“物主体”所面对的“客体”O这种劳动异化的趋势,促使人们在面对已经打上了人的、社会的、吋代的印记的自然吋,必须对人的自然性赋予新的内涵。即人与人Z间的社会关系中所存在着的最原初的自然关系之所以成为真正的人的关系,关键在于人性系统的整体性及相互Z间的和谐程度,人在自身中反观自然时,必须以自然的本质在人自身中结晶并成为人性的一部分作为基木前提,以便在增强自然 系统自身的承载力和恢复力的同时,促进人性系统的完整性、独特性和丰富性。真正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在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通过人的能动活动,使客体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和物的外在尺度发生改变,使自然界、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获得更全面而乂和谐的发展[12](p.146)。张青兰在《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的哲学诠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调整和变革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即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和谐人格”的建立;其“和谐人格”是自由自觉、自律自主的人格,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格,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的主要特征。究其根源,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和谐视域下审视生态问题,如果人与自然关系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和谐人格的建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确立。(三)人与社会关系失衡一一价值实现危机党的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建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战略发展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吋,建立起有序的牛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要求人们按生态规律办事,建立人一口然一社会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矛盾,使人与口然和谐相处,使人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相处的协调性处理不好,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不和协调,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不相协调,就会出现人的需求与自然再生产的供给矛盾和当代与了孙后代资源平等的代际矛盾。因此,只有注重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教育人们真正认识和掌握生态运动的规律,把自己改造自然的行为,严格地限制在生态运动的规律Z内,才能维护好人与社会关系的平衡,使人 类在与口然共生共赢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价值观,实现人类口身价值、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系统的发展,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超越。自由王国是建立在对必然性规律的把握上,把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动态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自然价值在牛:态伦理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大地伦理学的创始人利奥波德通过阐明自然价值属性的客观性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口然价值的主观个人评价标准。他认为口然价值的属性是客观的,存在方式是普遍的,不是人们赋予自然以价值而是自然把价值赠给人们。所以,基于自然界的自然价值,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吋候,必须从无视口然价值和权力的I口文明转向人与口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Z路。三、构建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针对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现状,在和谐视域下重新构建生态伦理范式成为一种必然:即要切实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体系,实现生态伦理范式转变,建立配套的生态伦理干预机制。(-)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让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以人为木”,建设生态文明,改善自然环境和人的生存环境,实现其良性发展,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木;可见,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转变传统生态观念,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和生态和谐基础上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规范环境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政府及民间组织广泛开展各种生态公益活动,促进生态伦理教育的普及;各级院校要将生态教育纳入徳育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多样的方法寓教于学,开发生态教育的方法体系。其次,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第将&态伦理引入“三观”教育,教育人们确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广泛传播生态伦理道徳知识、普及生态文化。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教育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使人们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的生态观。第三,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实践建设。可以在社区或学校以采取讨论、知识竞赛,对所处社区与地区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了解与分析,通过采用观看视频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提高生态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最后,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取代旧的极端功利型的传统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半态科技的促进作用下发展牛态经济。这就要求我们确立合理的科技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一方面,要科学辩证地对待科技有限性,自觉地限制破坏牛态平衡和人类牛•存的技术,以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來处理科技负效应;另一方面,彻底摒弃危害大口然和生态系统有序存在的错误观点,反对片面夸大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作用的错误价值观,在力求达到合理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最终确保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共存共荣、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发展。(二)实现生态伦理范式的转变和谐视域下对&态伦理范式进行转变,必然要求实现人类思维范式的转变。根据对于理性Z根源的设定,可以把全部哲学思维分成三 种范式:世界论范式、意识论范式和人类学范式[13]o从人们控制自然的观念來看,人类已经从客体依附于卞体的世界论范式转向主体控制客体的意识论范式。人类控制自然的长期历史归结于包括生产力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究其根源在于一种意识形态,即环境问题更为深刻的根源是控制自然这…意识论范式。而人类学范式的真义在于把哲学理解为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反思,即构建一种超越主客二元对立、凹归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因此,生态伦理范式的转变,必须积极促成从意识论范式向人类学范式的转变。要突破原有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将人与自然看成动态的统一体,实现对这一统一体的关系控制,即要运用科技将人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置于控制Z下,把自然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然解放的前提下实现人性的解放,使人类自由地享受自然的成果。辩证地看待康徳的“人为自然立法”和海徳格尔的“技术之思”,将“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人”在这个统一体中达到完美结合。这样人类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这对关系,从一个新的理念来控制这对关系,即可以通过对关系双方或其中一方的控制來达到控制相互关系的目的。在这里,科技的作用也要实现一种历史转折——即为了完成其自身的拯救作用,要实现从控制自然的工具到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工具的转变。此外,为了促成生态伦理范式的转变,还必须转变人类长久以來对于自然的态度和人类的消费理念。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曾提出一种新的爛世界观,为我们实现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建立现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长久以来的“过度消费”,使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这样人类“会得到•种惩罚”,即我们损失了能在将来用来作某种功的一定能量,即所谓的爛。里夫金认为,爛的过程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是无法逆转的,但人类能通过运用主观能动性来决定爛的过程的发展速度,即人类可以通过对自身生活与行为方式的选择决定世界上有效能量的耗散速度。爛定律提示人们,必须用“低炳文化”来取代以往的“过度消费”,彻底转变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统一体,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终极目的,达到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统的和平共处,这是人类作为个人 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道徳代言人的起码责任。(三)建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生态伦理干预机制——政府不仅要采取各种经济、政治和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而且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创造一种人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文化氛围。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现代生态伦理道德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切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我们应坚持以全人类整体为木,以人的生存质量和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依据,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规律,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要在全社会建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积极发动民间环保组织与社会媒体的力量,利用各种环境保护的纪念日开展绿色行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塑造生态伦理的精神氛围,增强公民的道徳责任感,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次,要建立健全生态伦理建设机制。第一,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积极推进政府官员绩效评价制度创新,强化工态伦理建设的动力机制。以加入生态因素的业绩标准强制取代单纯以GDP增长为业绩的标准,从政策导向上将综合GDP引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必将鼓励全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二,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要建立健全全民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完备环境管理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等,大力倡导发展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抑制高污染高消耗产业的发展,深化环评制度。从严执法,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生态立法建设。最后,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促成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提倡技术创新、技术生态化和发展循环经济,将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发展经济的必要前提。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 护这个辩证系统中,促成二者的动态和谐,将生态平衡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评价体系Z中。提高政府运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对经济实施调控的能力,通过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在调整牛态环境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利益关系吋可以综合运用资金补偿、政策补偿、区域补偿等方法。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和“绿色贷款”等形式,鼓励环境友好行为,并对环境不友好行为实施惩罚。在发展绿色科技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与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适宜的生态伦理经济运行模式。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02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与不一样的环境“想象”——“环境正义”视角中的环境伦理命题分析[J]・哲学研究,2003,(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陈爱华•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10][美]西奥•科尔伯恩,等•我们被偷走的未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美]阿兰•兰徳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M]・北京:商务卬书馆,1989.[1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王南混.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J]•江海学刊,1999,(5).[责任编辑:杨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