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29603
大小:8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经济论文-体制转轨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合意性以及对转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论文•体制转轨与产业发展:相关性、合意性以及对转轨内容提要:本文试图通过对若干行业体制转轨和行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中国渐进式转轨提供新的解释,或为己有的解释提供新的证据。主要结论有:改革是叮以渐进的,非国有经济的大量进入并不是改革启动和保持增长的必要条件,但随着改革的推进,产权改革和形成竞争性的产权市场成为渐进改革合乎逻辑的内在要求;渐进改革方式具有普遍意义,其它转轨国家改革前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和垄断性的生产结构,不会成为与渐进式改革不相容的初始条件;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的区别是相对的,用规则标准衡量区别清晰,用行为标准和绩效标准衡量,区别就变得模糊不清;对两种改
2、革方式优劣的评判,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和能容纳主要事实、合乎逻辑的理论分析。•、转轨过程的行业案例:现实及理论意义中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教条迥然不同。直到改革开始10余年后的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在以下方面仍然明显偏离英至背离正统经济学的教义:国有企业仍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城乡集体企业继续在没有清晰界定产权的环境小运行;不同类型的企业面对不同的法律、财税和预算约束环境;金融部门的改革仍然达不到对企业形成财务硬约束的程度;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大大超出市场经济所允许的限度。然而,就是在这种“不完全”的改革过程小,小国却能保持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增长率。屮国的改革方式
3、及其成就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被总结为“渐进改革模式”。在解释渐进改革模式的优越性时,学者们的角度各有侧重。有些学者认为,市场制度只能通过摸索、实践和适应性的制度创新逐步发展(Murrell,1992;McMillan&Naughton,1992);还冇学者认为,在非国冇经济没冇发展到能创造较多的资源之/前,价格和贸易门由化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McKinnon,1993)o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强调渐进改革过程屮利益分配及其对改革进程的影响,认为渐进改革是一种“增量改革”方式,在改革初期允许新体制成份成长,乂不触及原有体制的既得利益,改革的阻力较小。当改革“渐进”到新体制部分占较大
4、比重时,才具备了对国有企业进行实质性改革的条件(例如盛洪,1991;樊纲,1993;刘世锦,1993)。有些学者指出,中国的改革虽然成就显着,但并没有普遍意义。因为这种改革方式是由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决定的。中国面临的问题类似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问题,即工业化问题,对转轨国家來说并没有一般意义,例如在前苏联这样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就行不通(SachsandWoo,1994)。还有学者认为,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在改革初期,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没有为“新体制”的生长留下什么空间,不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将生产要素从其中释放出來,在III体制外形成新体制并保持高速增长是无法实现的(樊
5、纲,1994)。还有学者强调屮国改革初期的分散生产格局对渐进式改革的重要影响,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初期具有高度垄断的生产结构,不首先对生产结构进行彻底改革,而是先放松价格管制,其结果可能是并不能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垄断金业还会通过抬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Granick,1990)。另有一些学者不同意渐进式改革只适合于中国的观点。这些学者认为,大多数转轨国家改革Z初面临相似的困境,即扭曲的产品和要素价格、高度集权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缺乏激励的微观经营机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相似,因此屮国的经验对其它转轨国家应该具有普遍意义(林毅夫等,1994)。总体上看,这些讨论要么属于理论假说,耍么使用整
6、个经济的汇总数据。这些讨论提供了许多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观点及新的理论视角,使人们了解到改革全景和理论背景。但是,分行业的研究较少见到。最近儿年我们对若干行业的转轨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在改革启动和推进、改革中增长、绩效和产业组织变化等方面有和似Z处,也有显着并异。为什么同时处在转轨过程中,不同行业会有如此不同的行为和绩效?木文总结这项研究的一些主要发现,希望能对理解中国体制转轨的实际过程、转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中国转轨方式的共性与特性有所帮助。①二、改革起点: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分散生产格局1.潜在的竞争性市场结构改革之前,中国是否已经存在被认为是渐进改革前提的潜在的竞争性
7、市场结构?本文的行业研究表明,改革前夕,中国的工业结构己经是高度分权化的,的确存在着潜在但强大的竞争力量。只要允许企业和地方政府有利润动机,会很快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改革前夕电视机工业潜在的竞争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地方工业和国防工业。1978年,虽然全国电视机产量只有51力台,但全国电视机生产厂已达63个。一部分是60年代末期以来为形成地区性工业体系而迅速增加的地方电子企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部分企业在70年代转向生产收音机、电视机等消费类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