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绿色贸易壁垒作者:小小小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WTO多个回合的谈判使得长期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高额关税逐渐退岀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屮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耍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坏境贸易;WTO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H,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
2、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如果运用适当,对保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如果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而目前因为种种原因,绿色壁垒的多样化、坏境标准的复杂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绿色贸
3、易壁樂也称环境贸易壁樂,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口的而采取的限制其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坏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口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來口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包括绿色关税、环境配额、环境许可证、绿色补贴、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具有虚假性、广泛性、隐蔽性等
4、特点。二、WTO规则中的绿色贸易率垒WTO法律框架Z卜•,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见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I■办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I•办议》、《农产品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规则中。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冋合的谈判产生了一定影响,在WTO的有关文件屮均涉及环境问题。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具体。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保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坏保
5、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妨碍世界口由贸易体制的止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手段。就上述规则本身而言,绿色壁垒也对WTO的基木原则造成了冲击,主要体现为:首先,它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是WTO要追求的目标,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制定高标准的环境标准,使发展屮国家丧失比较优势,从而使WTO的口由贸易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违反了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这是实现贸易口由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像配额许可证那样明显,但绿色墜金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同的。再次,它违反了非歧视原则。
6、在国际贸易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最基本原则,依该原则,各成员国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复杂而苛刻的坏保要求,会使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从而造成对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的歧视。第四,为了实现实质上的贸易平等,WTO规定了发展屮国家享有差别于发达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发达国家统一实施环保标准,使WTO主张的发展屮国家的差别与特殊待遇无法体现,更无法实现。此外,国际上缺乏冇效的机制制裁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发达国家就采取国内一整套环境法规来监管国际贸易,单边措施产生的溢出效应,使得绿色壁垒对WTO原则的背离更为严重。总
7、之,WTO法律框架下,绿色率垒规定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国际贸易是极为不利的,会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以出现、蔓延。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屮国作为一个发展屮国家,出口货物大多屈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这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外贸与环境的波及是广泛和深入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经济现彖,它的历史和现实充满着悖论:它既有歧视性乂有合法性;既有贸易限制的主观动机,乂有促进各国环保发展的客观效用。因此,对我国经济与环境领域的影响是多重的和不确定的。(-)“绿色贸易壁垒”将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
8、响从静态效应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负而作用非常明显,几乎波及到我国开展外贸出口的所冇领域。随着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展,我国出口产品本身及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发达地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不同程度的彩响。这里发牛作用的机理有两种:一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使我国不少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开展公平竞争。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