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

ID:46303758

大小: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_第1页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_第2页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_第3页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_第4页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_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内容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今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应用性改造是必然、明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新的知识观为专业应用性改造捉供了木体论、认识论的基础,为高校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牛就业能力的实践摸索捉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有效地指导了具体专业的实践教改活动。【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川型教改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提出的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相对深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

2、本科专业目录》和2003年颁布的《屮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对该专业规定开设的13门课程没有什么变化。业界儿乎形成一种普遍的认知,中文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兹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授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可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迫切。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体系化的理论和知识谱系,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H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

3、现象卜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培养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的人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就业。浙江人学中文系曾做过毕业生调查,有45.5%的人认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需要一年以上才能适应工作环境。社会适应性不够具体表现为动手能力较差,包押;无法操作办公向动化设备、对公文的写作不熟悉(1&4%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应用性文本牛疏”)等;书牛气足,不懂待人接物的技巧(23.7%的人在工作困难一栏里选择“人际关系难于处理”);在所学转为所用方血存在缺陷。有54.8%的毕业牛认为中文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可操作性,缺乏实川的技能,似乎是“万金油”,但乂缺少实际工作的能力[1

4、]。作为兴办时间较长的中文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定位为作家、文艺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等专家学者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专家、学者的需要毕竟是有限的。当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当中文专业由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举办变为更多其他类型学校的新专业以后,就必须血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问题。也止因如此,许多高校在上个壯纪末本世纪初都不同程度地尝试了对传统中文专业的改造,中文专业招生吋树起了“新闻传播”、“涉外文秘”等旗号以吸引考牛即是证明。中文专业越來越无法忽视其当今就业的严峻性和大众质疑的尴尬。在如此情形下,专业应用性改造被普遍地提出来。探索最多的是兴办中文专业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枝,因为在夹缝中求

5、牛存,既不能完全以传统的专业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照搬理工科办学模式,因此提出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立足市场,培养应川型人才的思路。强调人才培养上,不仅注亜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亜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小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亜大问题的决定》,在论及高校人才培养时明确指出「'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捉出的新要求,也充分说明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川性改造的理论依据。

6、対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增减几门课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专业改造牵涉到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良、课程的改设、实践体系的建构、教师角色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等。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实现自觉,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的局部改良而己。1.马克思实践观为应用性改造提供了木体论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屮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屮得到合理的解决。”学生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个人经验,扩大自C的认知范围,不断提髙自(2的能力。在全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在

7、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启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建构,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实践使“牛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口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知识,亜演知识产生的过程,还可以牛成建构新的知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來的。认识这一规律的重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起來。既动脑、又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静听、静观°这是涉及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