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02729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1分)《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十一二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
2、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遗憾)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需要)文而显(显扬),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往昔;日前;以前。“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疏索。”——骆宾王《畴昔篇》)之愿也哉!■::r■•■i=i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
3、,皆素定于吠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实现愿望。壮志未〜)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汉制列侯之母称太夫人,后来凡官僚豪绅的母亲不论在世与否,均称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古同“悌”,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上),盖
4、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不正确的一项是:•••恨:遗憾游:交往酬:报答弟:尊敬兄长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忠信孝弟■)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因蜀之资,以争天下D.其于仁义礼乐,答案:C(酬:实现。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A.士有自京师来者B.尽以告之■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欲须臾忘而不可得••D.
5、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答案:c(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1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1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1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1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1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1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D(
6、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
7、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答案: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9.(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1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2)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被动句式“见……于”、“知”、“
8、因”各1分。)(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O(“待”“显”“传”各1分)(2)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参考译文】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