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运用“问题探索教学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问题探索教学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中学数学论文运用〃问题探索教学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贵州仁怀第四中学罗映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该精挑细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随便思考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形式上的、浅薄的。问题要做到规范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既活泼有趣,又能准确传达教学信息。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问题要有趣味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z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问题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笑,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欢乐。趣味性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能够激发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投掷一枚硬币和一枚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骰子向上的点数是3为事件B,则事件A、B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学生看后就会理解,而且趣味性很强,当学生看到有趣的问题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就会主动思考和开动脑筋。教师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神秘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感兴趣,数学思维就会在潜移默化
3、中形成。二问题要有启发性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教师帮学生解再多的题,学生自己不理解、不明白,只是机械地看教师进行计算、讲解,效果不一定好。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开启学生智慧的大脑,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的问题问题能够像一把钥匙一样,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可以走进大门,获得自己想要的宝藏。问题的启发性就是学生通过看问题能够快速地思考,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思维框架,知道该怎样去往下走。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时候,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是经常会考到的一个方面。而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
4、状,主要有两种方法:-是利用正、余弦走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岀边的相应关系;二是利用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当教师设置此方面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样的规律和方法去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得心应手。三、问题要有探究性新课改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思考起来,教师要接受新课改的这些理念,因此,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就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探究起来,学生才会动脑,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
5、才会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数学思维。如果学生不去动脑,不去探索,就无法去说思维的形成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动起来,越是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学生解答岀来后就会越有成就感,增加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当学生亲历了探究过程后,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更浓。例如在学习"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探究: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做直线I,使I与棱AB,AD,AA1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丨可以作几条?正方体是常见的几何模型之一,十二条棱中,分三组,每组四条棱互相平行,学生在进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认真思考
6、。这道题学生在探究的时候需要考虑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找满足条件的直线时,不要只限于正方体内部,同时应充分利用正方体棱的平行关系和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线所成的角相等。四、问题要有典型性高中生们面对的是书山题海”教师不可能把每一道试题都给学生讲解一遍”所以,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所选的练习题必须是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很多时候,教师通过一道题就可以让学生学会一类题,让学生看到这种类型的试题就可以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多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题,规律性的题,让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数学思维
7、模式和解题技巧。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的时候”等差数列的性质是经常会考到的考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2二S6za4=lz则a5等于多少?学生在解这道题的时候容易忽视等差数列的性质z运算岀错;还有就是对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差数列的性质运用错误或不能灵活变形。这样的典型试题,教师就可以拿出来让学生共同去关注,从典型中看到普遍性。总之,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活跃起来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催化剂。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学
8、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1]郭新强.浅谈中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