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56155
大小:97.23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22
《浅谈中学生的学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的学习策略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吕学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生存》1988年初全世界诺贝尔准确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博大精深,对于当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学生在发展水平、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客观存在着的差异1.“中小学衔接”的必要性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这一结合部是基
2、础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小学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了解情况,摸清规律,提高认识,探出新路,使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少走弯路,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初中招生改革,生源划片,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表现在“师与生、教与学”中是双向的、相互的。这些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后进生和中差生队伍有扩大趋势。两极分化由
3、初二提前到初一,非正常流失增加。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小学生进入初中和初中教师接任新初一后“师与生.教与学”双向适应较差,即过渡衔接不好的根本原因可从师与生两方面分析如下:从教师角度看:初中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大,学历较高,有居高临下之势。但由于对初一新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前提.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管理方式、农村教育教学的现状等方面认识不准,了解不透,教师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对学生估计过高,教育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师生协调适应差,下力不少,收获不大。从
4、学生角度看:初一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这一在成人眼里普普通通的事,但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眼里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由2、3门增加到8、9门,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象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学生全部免试入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大,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了
5、一部分同学落伍,走了弯路,出现滑坡。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由于受学校师资和教学条件限制,与城市孩子相比,接受信息量少,见识窄,学习基础不扎实,顺利完成这次学习生活的跨跃难度更大。内容和个别差异。接受义务教育的培养,活动、交往高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也在但同时在有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另另外,高中学生发展水平与学习能力的特点以及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时要注意方式、一方面,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视野和范围的扩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发展和提升,逐渐表现出成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比如,在认知发展方面,智力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
6、“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能独立地收集材料,分析材料,从而作出理论概括;但对有些经验材料的抽象仍有一定的困难。在情绪发展方面,其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不少学生已形成了与社会道德观点相联系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产生了与稳定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以及探求这样那样的论点有关的激奋的情绪体验。初步形成了对人生的看法,他们的热情比较稳定,更多地与自己的理想、前途交织在一起。但也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一种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或表现过于“清醒”,对人生表示厌倦或淡漠。在社会性发展方面,高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比初中学生大
7、大地发展了,,他们不仅参加学校里的一些社团活动,还参加些社会上组织的社团活动,有的还参加一些非正式的街头自发小集团。他们很重视同伴的友谊,择友有较高的原则性。在个性发展方面,他们在理论上追求自我,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珍重自我,客观地看待自我。但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他们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有时少数人会因此而陷入孤独、自卑,养成“闭锁性”性格。初步形成的人生观还是很不稳定。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这种特征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个别差异有区别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和批判性,
8、从“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培养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