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科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门市期末统考高二历史X科试卷分析期末历史卷的出题在借鉴高考模式《考试说明》岀题,基本思路与近年来广东、上海高考命题的风格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此次试卷的功能主要是检测高二历史学科的学习效果,同时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重点突破及综合强化训练在方向、思路和标准起到导向作用,这就决定了试卷在重视基础的同时,更加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分析、表述等方而的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共有17位考生,最高分84分,最低分32分。现作分析如下:题型比例选择题材料题问答题分值693942比例46.00%26.00%28.00%分析表(以湖滨高中某班为例,班级
2、人数54人,最高分141,最低分93)1-23题24题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总分满分69121413111516150均分62.89.2710.619.648.2911.5212.61124.74难度系数0.910.770.760.740.750.770.790.83各小题分析选择题1题、正答率100,2题、正答率93,3题、正答率96.5,4题、正答率80.7,考生在“殿试”的首创与成为定制的记忆上存在着问题。5题、正答率94.7,6题、正答率82.5,部分考生没有注意到资木主义扩张不同阶段的特征及鸦片战争发生时资本主义所处的阶段。7题、
3、正答率80.7,考生的失误在于将列强取得在北京驻兵权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混淆了。8题、正答率96.5,9题、正答率100,10题、正答率87.7,11题、正答率71.9,错选项集中在B,错课在于不能通过试题所提供的材料,结合当时的情景来理解实质问题。12题、正答率94.7,13题、正答率59.6,这是抽样班得分率最低的道题,错误的原因在于:不能很好利用选择题的特点排除其中的不符合要求的选择项。14题、正答率91.2,15题、正答率84.2,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铁路建设成就比较容易混淆,考生的失误在于记忆不牢。16题、正答率94.7,17题、正答率
4、93,18题、正答率100,19题、正答率96.5,20题、正答率93,21题、正答率94.7,22题、正答率100,23题、正答率96.5。材料题26题、本题得分比较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第1问屮,对材料一的理解,错误主要是将书本上孔子“仁”的思想当成答案,而没有更好地关注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对材料二的理解基木无误。[2]第2问考生均能写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巩固统一局面方面的进步意义,却容易忽略了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内容。[3]第3问只要关注了材料,前面一问基本能得分,但对“正君心”的理解存在的很大问题,主要是不能根
5、据材料中的信息理解“君”的含义,错课理解成“君子”。[4]第4问考生通过回忆教材相关内容能写出三位思想家的不少内容来,但有些考生没有注意到“具有时代特色”的关键字眼,因此,写出了一些如王夫之的“辩证观”等不符合题意的答案。[1]第5问的答案放得比较宽,考查的思路上也比较自然,考生凭着基本素质均能将这问答出。25题、木题得分比较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第1问在提供的答案上要求稍显苛刻,即非要答岀“向西方学习”,才能得到2分中的其中1分,而许多考生在平时“采点”思维训练下,以为只要答出材料中提到的两个知识点就可以了,造成失分,而且非常严重
6、。[2]第1问基本能答出,而第2问考生只能写岀类似“立宪法”、“君主立宪”Z类的话,不能将“公议政事”和“公法”的实质进行发掘,这也是本卷主观题失分严重的地方Z—。[3]考生回答情况比较理想,存在问题的主要是没有注意材料的出处,误以为问题中的“民权”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权”,朝着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向回答,造成回答不准确。[4]这一问前半部分以前的调研中已经出现过,学生均能回答出;第2问考的是对《临时约法》内容记忆,学生均能答岀。[5]这一问是考查的政治专题复习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均能答出。存在问题,主要是第2问,不能答到位,即答成了“民族
7、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或“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没能准确地回答岀形成这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26题、木题得分情况较为理想。存在问题是:[1]无论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内容中,教材多次解释了殖民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对被侵略地区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回答这一问时驾轻就熟,无失分现象发生。[2]第1问,能力要求低,学生均能答出。第2问则是本卷主观题第2个失分严重的地方,考生知道朝着亚洲独立运动有利条件的方曲去冋答,但不能将时间准确定位,有些同学答到如“十月革命”类似的内容,同时由于二战后的民族
8、解放运动已经不属于考试范围规定的内容,答案中要求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对考生来讲困难很大,许多考生只能答出二战的意义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