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00270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试析社会转型期网络谣言的防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社会转型期网络谣言的防治策阵摘要网络谣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与民众对于信息不对称这种现象产生的不平衡心理,社会转型期带给民众的社会焦虑感以及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等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防治网络谣言的过程中面临着不断扩大的谣言制造群体与不断增多的谣言索材,以及多种形式的谣言传播媒介促使谣言传播速度加快,民众对谣言的鉴别能力较弱从而导致其轻信谣言等客观上存在的防治网络谣言的困难。为此,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惩网络谣言;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对民众的网络道德教育,使民众能理性地看待
2、问题,提高对网络谣言的甄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防治网络谣言的实效性。关键词网络谣言形成机理防治怵I难防治策略作者简介:谢耄宜,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文化。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190-02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转型过程屮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借助于网络平台被部分群体歪曲化与扩大化,网络谣言因此产生。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引发了部分网民的非理性情绪与行为,给事态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
3、响,并口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或网络暴力事件。为此,采用正确举措预防和治理网络谣言,将网络谣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将会为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基础。一、网络谣言的形成机理(-)信息不对称与不平衡心理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希望掌握足够的信息以便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虽然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政务公开、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决策上不断实现制度化、透明化以及阳光化,但是在地方政府施政的过程中,特别是产生公共危机事件之后,部分地方政府没能做到在第一时
4、间公开相关信息,反而采取封锁信息的方式。真实信息的披露有助于人们消除心中的疑虑,封锁信息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同时越是隐瞒的信息,人们的好奇心就会越重,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越高,久血久之,这种无法在信息获取上获得平等地位的民众容易滋生不平衡心理,从而将能够获取更多信息的希冀投射到了网络,希望能在网络屮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心态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而散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去迎合和满足民众对信息的需求,而这些信息往往是虚假的,经过不断的传播,许多细节被不断地放大,其中不乏有网民自己的推理与想象,但有时这样的
5、信息已经是与事实真相南辕北辙了。(二)社会转型期与社会焦虑感社会转型使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工业化替代了农业化,这种现代化的过程却将IH有的价值体系全部摧毁。处在新IH价值体系嫗变时期的人们不免对未來产生焦虑。缺少精神信仰支持的人们更容易被动摇,他们对现在的改变充满了不确定,对未来充斥了恐惧,对个人走向与社会发展充满了焦虑。而这些充满焦虑感的民众更容易使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往往会否定一切,考虑问题会以个人感受代替理性思考。这种思维模式为网络谣言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期
6、多发的社会矛盾及群体性事件使得社会环境似乎充满了危机性,深处其中的社会成员更多地感到了危机感以及焦虑感。对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与迷茫使得人们更趋向于主观臆断公共事件的发展,人们的主观臆测往往就是网络谣言的来源。(三)公信力危机与不信任心理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使得权力无法实现透明化与阳光化,而现代文明的民主思想却深入人心。在旧有的专制思想与现代民主理念的对话中,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面临着公信力危机。造成政府不信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政府在上一次处理公共事件时发布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
7、是政府封锁真实信息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民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无法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政府公信力危机出现的结果就是民众对官方发布的信息将信将疑,试图通过其它渠道获取别的信息來佐证官方信息的不可信任。于是,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当有其它版本的信息流出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它,而否定官方信息的权威性,这样就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市场与空间。二、防治网络谣言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谣言制造群体扩大与谣言素材增多“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谣言变得俯拾皆是”。现代社会,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
8、的网民数量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不断上升。现代互联网更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许多网站或软件都设计有交互界面,而此时,网民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仅是网页的浏览者,更是网络传播体系的参与者,网络话语权从网络开发者转移到了普通用户手屮。由于网络的言论自由程度较高,因而,大多数民众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希望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以影响他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网络社会化使网络使用群体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学生、农民工等新兴网络群体更是成为活跃在网络上的主力军,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