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

ID:11440718

大小:891.7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12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_第1页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_第2页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_第3页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_第4页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谣言的社会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近年来,以社交网络、微博客等为代表的网络社会化媒体创新发展的势头较为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社会化媒体工具应用大国。目前我国网络社会化媒体运行整体呈现出用户规模庞大、言论活跃、互动频繁等特征。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化媒体内谣言传播事件多次发生,在网络环境内造成了较大的恶劣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高校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会化媒体受众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群体对社会化媒体工具普遍较为熟悉,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意识。本报告重点研究高校学生群体对社会化媒体谣言信息传播的态度行为的基本类型与特征,深入剖析了

2、形成某态度行为的内在外在原因根据,并结合网络媒体使用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本文对深入把握网络新媒体运行规律,正确审视对待社会化媒体谣言传播现象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化媒体微博运行机制谣言传播态度行为原因根据一、本项研究背景情况说明(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1.定义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指的是“能互动的”,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是毫无内容的媒体。在社会化媒体领域,有两个关键词:UGC(用户创造内容)和CGM(消费者产生的媒体)

3、。2.特征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播出”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对话:传统媒体以“播出”的形式,将内容单向传递给受众。而社会化媒体则多被认为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社会化媒体改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

4、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3.基本形式最常见的是博客、微博客(微博)、轻博客、互动参与式百科、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4.类型社会关系网络、视频分享网络、照片分享网络、合作词条网络、新闻共享网络、内容推选媒体、商务关系网络、社会化书签。(二)研究意义了解大学生对社会化媒体传播谣言的态度以及在生产、接受、传播信息过程中的行为,有助于了解两方面的信息。首先,有助于了解社会化媒体这种新的信息

5、媒介传播信息的特点,进而了解它传播谣言较之传统媒体的新特点;其次,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对网上纷繁的各种信息所做出的反应。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三)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谣言的关注由来已久,对于谣言产生、传播过程和危害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早在1947年,美国学者戈登?奥尔波特和利奥?波斯特曼便对谣言传播的心理有了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谣言的基本法则,即R~i×a,即谣言传播广度随其对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含糊性的变化而变化。卡斯?R?桑斯坦(2009)认为谣言的传播者可分为谋求一己私利者、哗众取宠者、追求

6、政治利益者、恶意中伤者。谣言的接受者则可分为处于困境者或受先入为主观念影响者。他提出谣言通过社会流瀑和群体极化两个部分重叠的过程传播。当受众倾向于相信他人所信或所为时社会流瀑就会发生。谣言引起的恐慌也通过这一从众心理广泛散播。当想法相似的人集中在一起时,往往经过交流后得出比先前更加极端的想法。这便是群体极化效应。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这一效应常使受众由半信半疑转变为坚定相信。在互联网谣言大面积扩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感到谣言的强势和辟谣的无力,对此,伊丽莎白?诺尔-纽曼的(1991)理论解释为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能够影响公众对一间气候的感知,进

7、而影响民众在公开场合的意见表达。从而表现为沉默螺旋中,被感知到的优势意见的扩大与被感知到的少数意见的沉默。对于网络传播,近年来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业内人士朱海松认为网络传播具有不可预测性、连通性、开放性、互动性且没有终点,网络传播不稳定同时不可计算、不能集中控制,是一个混沌过程,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但是在网络传播中,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当中,存在着信息节点,形成无标度网络模型,少数节点连接数大大超出普通节点。20%的知名博主有着80%的流量、过千万的点击量,同时又有巨量“僵尸博客”存在。关于此类媒介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学者刘晓红、卜卫(

8、2001)认为受众的判断受到先前知识、处理策略、人口特征、媒介接触频度、卷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网络传播赋予广大网民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权力,何威(2011)认为网民既生产内容又是受众,他们生产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