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81865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9
《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几点体会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落后于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理解、实施探究式学习方式尤为紧迫。下面就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常见形式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1•演示实验探究式演示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1)归纳式的呈现方式归纳式探究是指从个别或某类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探究,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其优点是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激发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作出假设。(2)实验性如果演示所涉及的问题答
2、案在演示之前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演示也就是实验,我们习惯地称之为演示式实验。对于这种实验,教师可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演示。实践表明,学生特别爱做这种演示实验,因为它涉及大量的操作活动。学生乐于从操作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这个过程就是(3)以发展创造性思维为目的探究性演示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否则,就很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讲究艺术,掌握调控策略,考虑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
3、极性。杜绝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的课堂状态,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如实验“牛顿第一定律”中,在探究钢球从相同高度的斜面上滚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时,我采用的是归纳式的呈现方式、提问、分析归纳,等等。引导学生归纳式探究钢球从相同高度的斜面上滚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上的实验,在学生探究性演示过程中,提问学生:①看到什么现象?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③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即没有摩擦,这时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讨论后得岀这样的结论:①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不同,水平面越粗
4、糙,小球运动的距离越短,反之越长。②原因是小球所受的摩擦力不同。水平面越粗糙,小球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反之越小。③绝对光滑,即没有摩擦力,此时,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而不会停下来。通过这个探究性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分析,进行科学推理和假设,发现演示所蕴含的原理。这就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探究特点和探究性演示实验的理念。2•随堂探究实验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随堂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某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设计的实验。随堂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如下特点。(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随堂探究性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
5、验培养学生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主要靠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与想象能力,去探索、去发现,从中创造出一些对他们自己来说完全是全新的现象或规律。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探究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机会。(1)以培养过程技能为主要目的随堂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技能,如创造性技能、操作技能,以及表达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研究经验,激发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在随堂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
6、们应该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以“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得出结论”为主线,这样让学生参与整个探究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实验,正确对待实验结果的严谨科学态度。(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究性随堂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从“做”中“学”,同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使知识网络化,既可以使那些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2)体现学科特色探究性随堂实验教学采取边教边实践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以及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7、力。体现物理学科的特色,使物理课显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不追求探究的完整随堂探究性实验不同于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它可以只是一个猜想,一个动作,或只是探究步骤的一部分。如探究“摩擦生热”,只需一个猜想、加一个搓手的动作,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带来的喜悦;再如探究“固体传声”的随堂实验,也只需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行了。3•学生分组实验常见的几种实验形式中,最容易体现探究全过程的是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用几乎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动手完成预定的实验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独
8、立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教学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1)教学分析阶段。教师必须对新教材作深入的纵向了解并与旧教材作横向比较,以期达到最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