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关元宵节的习俗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关元宵节的习俗介绍 1、元宵节的习俗 1.1、元宵节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1.2、元宵节“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1.3、元宵节耍龙灯: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
2、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1.4、元宵节舞狮子:舞狮,又称“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1.5、元宵节猜灯谜: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2、什么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
3、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3、元宵节花灯的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人们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里面小桌上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摆着香炉、供品,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 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
4、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年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
5、,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
6、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
7、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