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78735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训练14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14古代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衙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扣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出现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答案:A2.《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
2、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解析:由材料信息“旁通巴汉,前指闽越……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可知唐朝交通四通八达,“交货往还,昧旦永日”反映商贸往来频繁,正是发达的交通推动商贸发展,D为正确理解。A“政府重视”材料无法体现,B不符合唐朝史实,同时材料也未体现,C对材料理解片面,“天下诸津”包含内河和海运。故A、B、C排除。答案:D3.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A.宋朝人
3、口迅速增长B.宋朝统一全国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D.小农经济的发展解析: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宋代的这些大都市均为商业城市,并非因为农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B、D,选择C。答案:C4.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政策影响了城市建设,由于宋代加强对地方财
4、政的监管,导致地方财力有限,城市相对简陋。答案:C5.读“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五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宋代加强了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D.边境战争严重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在三列数据中,关键是第三列。可以看到,非农业税的比重越来越大,可知A正确。B说法本身是错的,北宋只是“重农抑商
5、”政策有所松动,并没放弃。C说法也错,宋代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监管是放松的。宋代虽有边境战争,但从第一列数据可知,只是有起伏,不能说“严重阻碍”,故D不正确。答案:A6.《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解析:由材料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可以看出,在古代如果不勤俭持家,土地和财产有可能被“势家”所侵夺,说明中国古代社会中土地兼并现象比较普遍。答案:B7.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
6、个戴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受到阻碍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B、C不符合史实,也都与题意不符。答案:D8.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因)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据此推断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 )A.商业容易脱贫致富,是本业B.农业不如工业,工
7、业不如商业C.西汉重农抑商任重道远D.商业虽然为末业,但有助于百姓脱贫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反映了司马迁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对发展工商业的肯定和支持。答案:D9.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坊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②该地民族资本相对发达③该地出现新的生产关系④该地国内外市场广阔A.①②B.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