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20834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9.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说:“它让中国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马克思也称它“使
2、人不成其为人”。材料中的“它”是指()A.世袭分封B.军功授爵C.封建礼教D.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考点:新文化运动。鲁迅此篇文章主要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封建儒家伦理道德严重束缚了人的个性自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10.1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3、场【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外国列强对话的侵略。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争后,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这三次战争通商口岸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ABC不正确。这三次战争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不断加深,故D正确。11.孙中山评论某历史事件:“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一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考点:义和团运动。四个选项都体现了民族精神。B选项、C选项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五四运动
4、虽反映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但是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逝世,不可能评论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此是错选,A选项中的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运动,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体现了民族精神,故选A。12.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A.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答案】B【解
5、析】考点:国共和谈。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在此发动战争,国共两党就如何建国问题进行了重庆谈判。经过40多天的会谈,签订了《双十协定》。13.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美、日、欧、俄、中、印)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美国实力的衰弱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答案】C【解析】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发达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国际格局的
6、发展的不稳定性。14.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B【解析】考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19世纪中期自有资本主义代替了原来的重商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组织的出现和二战后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都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5.xx年6月被誉为“武大三大名嘴”之一的武汉大学哲学院赵林教授前来中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讲
7、座。下列言论中最有可能被提到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C.“信徒皆为祭司”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答案】C【解析】考点:宗教改革。A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B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观点;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C为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主张信仰得救,信徒皆祭司,没必要依靠教皇。16.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