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

ID:44841648

大小:48.5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30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_第1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_第2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_第3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_第4页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12周周测试题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

2、表明()A.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C.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3.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官僚制度普遍建立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4.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A.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B.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相权实际上有

3、所分散5.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A.专制皇权日益膨胀B.群臣思想保守顽固C.传统文化力量强大D.改革面临政治风险6.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7.在中国古代,地

4、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B.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D.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8.回顾17~19世纪的历史不难看到,当资本主义代议制政治制度在欧美逐渐得到普遍认可的时候,中国却通过设置军机处等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B.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C.欧美等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5、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9.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阁臣拥有“批红”权力C.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D.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10.《皇明祖训》记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此语意在说明明初()A.加强中央集权的紧迫性B.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C.设立内阁制度的有效性D.中央官职制衡的必要性11.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曾专门撰文揭露历朝正史中的隐讳问题。他对史书

6、中的隐讳,通常持批评态度。但是,对于《明史》,他却没有提到隐讳之事,因为该书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编修的。据此可知()A.《明史》体现秉笔直书的修史原则B.清代思想文化专制主义色彩浓厚C.清代学者修史不再重视隐讳问题D.史书编撰在清代达到了最高水平1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13.《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魏国李悝的一段话:“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居邑叁分去一,为田六

7、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李悝主张()A.恢复西周的土地国有制度B.抑制新兴地主阶级土地兼并C.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1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15.现存清代刑部档案中保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