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25514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教学管理与德育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育人的目标,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之一。这条规律反映了学校管理内部工作与育人工作以及学校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之间的本质关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认清教学管理与德育的关系,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控,坚持在教学管理中强化和渗透德育,是实现教学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教学管理与德育是密切联系的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两者是统一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落脚点落在育
2、人为本上。这个道理可借助物理运动中的力的图示反映出来,当有两个力同时作用于运动质点时,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法则,便会产生出一种合力。这种合力作用,就是学校教育管理沿着既定的取向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教育管理效度。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共同的方向下,不管两个力的大小怎样,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正合力,这就是教学管理与德育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学管理与德育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教学管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相对于课外活动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而言,教学管理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教学管理本身不但没有否定德育,
3、而且德育是教学管理的应有之义。当然,教学管理与德育两者之间又是有区别的,它们各自的内涵范畴不同。德育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教学管理则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二、如何有效调节或控制二者的关系要注意整体效应,将有效调控置于多维的教育大系统之中,从宏观上保证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是调节好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宏观调控必须考虑以下几项主要因素:一是重视合力作用,促进教学管理中诸因素同步协调。这里的合力是指对实现一定教学管理目标过程中实际作
4、用于教学管理活动的各种影响的统称。系统科学思想是研究系统合力的科学方法,从合力出发思考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是领导思维科学的基本点。只有始终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事物,才能使两者的关系在广阔的时空中处于和谐的运行状态,进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在考虑两者结合时,再不是将德育局限于某些活动或课程,再不是将教学看成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要巴校内因素与校外因素、受控因素与非受控因素、明显因素与隐蔽因素、趋同因素与冲突因素等等都结合起来一并思考。这样,视野更广阔,角度更新颖,运筹帷
5、幄,使两者在教育系统中取得优化结合的效果。譬如,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人们只注意到校内因素如师资素质、教学设施、学习风气、家庭教育等的影响,实际上,校外因素也会对教学管理中心产生复杂的影响,如学生的社交、社会影响等;教学管理中心不仅受受控因素影响,如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象学生来源,学生中的亚团体等非受控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影响教学的显性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教科书规定的内容等对教学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而有些超出教育工作者意识范围的隐性因素如文化传统对教师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亚团
6、体中的某些行为准则等,往往会产生微妙而复杂的影响;至于趋同因素,如家庭与学校的愿望、教学后勤与教师的工作等,对于实现教育目标,也具有积极意义。但不良社会风气、师生之间的隔阂等冲突因素,有时更会起着抵消甚至超出趋同因素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围绕教学管理中心的,其中有相当多的因素就具有双重性,既属教学范畴,而更多的是难分难解,如果机械地割裂开来,就事论事’不从合力角度处之,就谈不上两者的有机结合。二是树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和全程负责的意识,充分发挥各方面尤其是教师的教育优势。说到德育,人们容易想到党支部、德育处和班主任的职能,而教学管理与科任教
7、师则不密切相关,这种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是形而上学的,在实践上则使德育与教学管理工作严重脱节。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体队伍,是教学管理与德育关系中的具有交点意义的中脊。要使二者有机结合,就应当让所有教学人员都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管理者,又是德育工作者。这是保证在宏观系统中使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三是找准最佳途径,将课堂教学管理作为两者有机结合的主要渠道。在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把学科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途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管理与德育的有机结合的途径应当坚定地放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这一思维的意义在于:1、
8、顾及到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2、使德育工作的着眼点从单一学科转移到所有学科,从以即时教育活动为主转为以正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为主,使德育工作找到了值得依赖的客观凭借。3、有利于引导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