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对屮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给予分析。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给全部患者均施与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再加入中药封包以及手法按摩等治疗;对照组再加入中频治疗仪治疗以及外涂扶他林软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肩关节功能改善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肩周炎;糖尿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糖尿病造成的并发症也日
2、益增多。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耍会出现肩关节僵硕、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恢复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效果较好,具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60例糖尿病合并眉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0至72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3.42年。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62至75岁,平均年龄74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2个月,平均病程3.25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3、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参照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肩周炎的诊断参照范振华等主编的《实用康复医学》的诊断标准。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先经内分泌常规治疗,肩周炎症状无明显改善,后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方法:(1)手法按摩:依次对肩前部、上臂前侧等揉法施术以疏筋解痉等。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2)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依次对患者的肩部、启腦等穴进行点部照射,输出功率80%,用B探头,照射2s停3s,每穴2min,照射20min,每口1次,2周为1个疗程。(3)中药封包热敷:选用当归20g、红花15百、伸筋草30g等十几味屮药装入布包内,用水湿透,蒸热放在
4、肩关节部位外用,每次30min,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擦肩关节周围,每日2次,中频治疗仪对眉关节周围进行治疗,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1・4临床疗效判定显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冇所改善,但仍冇活动受限;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1.5功能评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启臂疼痛明显缓解,启关节前屈上举达120°以上,外展上举达100。以上,后伸屈肘手指可达第10、11胸椎棘突;好转:肩臂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I韦I较治疗前增加10。至20°;无效:肩臂疼痛,肩关节活动较治疗前无改善。2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
5、组和对照组总冇效率分别为92.5%和70.0%,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治疗组眉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2。3讨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早、中、晚期均有可能合并肩周炎,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僵硕、活动受限,且多为双侧对称性的,影响患者的H常生活。研究显示,1型糖尿患者中眉周炎的患病率为10%,2型糖尿病患者中肩丿制炎的患病率高达22.4%,肩周炎与年龄、病程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明显相关[2]。亦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肩周炎的患病率达29%,肩周炎与年龄、病程及糖尿病
6、微血管并发症冇关,肩周炎的存在多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吴秀英等通过观察后发现康复治疗是值得推广的治此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林志阳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肩周炎可能与糖代谢紊乱有关,劳累、受寒使肩关节抵抗力减低而引起[3]。中医手法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使肩关节的韧带和周围痉挛的软组织得到松弛,缓解疼痛,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消炎止痛之功效。直线偏光近红外线具有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消炎镇痛Z功效。中药封包进行热敷,可使局部皮肽通透性增加,加强约物吸收,扩张血管并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和代谢能力,使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7、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肩关节僵硬、疼痛等症状,对患者身心造成极人危害。釆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极人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参考文献:[1]纪晓华•糖尿病对肩周炎成因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12(3):23-25[2]吴秀英等•康复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并发肩周炎病人代谢控制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