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习目标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搜集本篇课文相关资料并交流。2.自读全文,写出本文的写作顺序。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和煦( ) 枯萎( ) 废墟( ) 雏菊( )呆滞( )扼住( )踉跄(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2.成语积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目瞪口呆:不可思议: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
2、下面。合作探究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金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白杨树婆娑起舞,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是“最可怕的事情”?2.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很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遗迹,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4.“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
3、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5.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76.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7.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本文与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停泊(bó) 易帜(zhì) 婆娑(suō) 冉冉升起(rǎn)B.步履(lǚ)撰写(zuàn)窒息(zhì)世人瞩目(zhǔ)C.号角(hào)水艇(tǐnɡ)沼泽(zhǎo)数以千计(shù)D.噙泪(qín)祷
4、告(dǎo)雏菊(chú)长歌当哭(d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凝重 隐秘 折磨 阳光明眉 B.嬉笑 凋谢 绞刑 终身难忘C.残状 接载 颠倒 心智健全D.废墟 噩梦 复原 蒙蒙细雨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 的。 ③导游也 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④参观的人们一个个心情 ,他们一声不响地走出陈列室。 A.消逝 序幕 无需
5、凝重B.消失 帷幕 无须 沉重C.消失 序幕 无须 沉重D.消逝 帷幕 无需 凝重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B.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
6、遇难的人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很多人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B.有人每天都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C.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D.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所以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
7、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7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
8、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