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

ID:44486206

大小:137.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2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二师说教案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师说》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交流展示,评点学案。二、导入新课。三、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唐

2、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四、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五、自读课文,矫正反馈。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

3、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1.读准下列一字多咅或形近字的读咅:句读dou——读书du或不焉fou—-—不能bu经传zhuan传道chuan聃ddn冉ran学者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咅词:句读六艺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求学的古之学者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今:小学校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A.作“老师”讲古Z学者必有师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A.作“

4、学习、效法”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B.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道”,偏正关系)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择师而教②A.指代人或事物之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鄰子之巫哄乐师百工之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C.作动词,“到”、“往”(3)其吾欲Z南海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C.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E.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

6、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形(动)+宾二以+宾+为+名、形(动),例如: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以……为奇异以相师为耻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七、布置作业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2.预习思考题:(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2)在第二段屮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继续研习课文,精讲点拨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①本文的屮心论点是什么?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

7、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②分析第二段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眨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屮心论点。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A.为了论证分论点,

8、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讨论后明确: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