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

浅谈课程改革

ID:44410740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课程改革_第1页
浅谈课程改革_第2页
浅谈课程改革_第3页
浅谈课程改革_第4页
浅谈课程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程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程改革政治科组蓝嘉结联系电话:13927283997【摘要】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不仅仅是刷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将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先前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学校教育体制的滞后、人际关系的失调,即使冇意识地去改变,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回到过去的方式中。经过在教学中经历的一次次课程改革的尝试,渐渐地懂得怎样才更适应当前教育需要,逐步引导课程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科学研究与反思、课程开发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快速高效发展的源动力,

2、更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需求统…,这样身为一名教育T作者,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观点,不停地刷新理念,以便更好地挤身于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一、调整自己的态度,主动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相对稳定的、变化不大的组织环境中形成的习惯一旦因为改革而改变,不免产生某种不安全感,出现抵触情绪,存在着求稳怕乱,不愿承担风险的思想。如果我们自身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进程,导致任职条件的下降,职位将面临丧失的危险。教师本来具有稳定

3、性的职位,一旦这种危险有可能变成现实,我们要么努力改变自身的现状,要么对改革强烈抵制。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处在一种随社会进程即时调整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去适应课程发展的要求,把教学、研究、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专业,从传统的“教师匠”的囹圄中挣脱出来。1•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改革应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课程改革我们要改什么?为什么要改?怎么改?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哪些是必须

4、坚持和发扬的?如果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是我们需要改进的,什么是我们需要坚持和发扬的,在课程改革中就会走弯路或走错路。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教学处于什么水平,不清楚自己的教学需要改什么,以为只要和原来的教学不同就是在进行课程改革了,以为只要是流行的教学模式就一定是创新了,甚至不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点,不顾学生理解的水平,错误的选择一个对教学不合适的,自己并不熟悉也驾驭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在使学生的学习受损失的同时,自己也尝试失败。不能简单的克隆别人现成的教学,不能把自己需要坚持的东西也放弃,我们要清楚改革是在继承的基

5、础上进行的,需要改的是不合适的、落后的、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东西,不能全盘否定我们自己已有的基础,也不能否定我们教学历史中优秀的东西。因此,在进行各种教学的改进时,首先应该清楚的是:我们应该保留什么,抛弃什么,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2.弥补自身知识的缺失课程改革并不是我们对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掌握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新技术运用了、将教学模式创新了、变化了就可以了,课程改革同样需要有一

6、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不仅要具备特定学科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条件性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实践性知识一一即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相应的教育研究方面的知识,这是因为教师自身是课程改革的动力与主体,不是课程改革的对象和别人成果的消费者,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担当起课程改革的研究者。这样既能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以Z研究自己的教学,同时又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面对当前课业负担过重屡禁不止的现象,面对教育领域内简单粗暴的教育行为屡屡发生,很明显作为教育第一生产力

7、的教育科学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实践并未有效地沟通。教师是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者,尽管我们承认这一观念,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目前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教师接受的多是传统的“学科专业课程”的教育,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对基本的教育理论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教育科研方法和技巧上更是严重欠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从经验劳动向科学劳动转换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内化,在最普遍的教育实践层面,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来,并以自己的态度、知识、人格、意志、情感来影响教育结果产生,课程改革的

8、时代性、先进性才能得以维持。3.正确对待课程改革中的人际关系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并不是孤立的,教师、学生、校长以及其他的教育管理者、家长、各个层次教研员、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其他社会人士,都需要我们通过交往与其发生不同程度的沟通,以实现自我价值。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使我们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增强自我效能感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教师的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