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科论文]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教冇:现状、困难与对策AfterthegoalofruraluniversaleducationinChinahasbeenachievedpreliminarily,itfacesasystem.policiesandruraleconomicenvironments.Thereformoffinancialsystemchangethestructureofrevenueandexpenditurebetweencentralandlocalgovernments;thechangeoftaxesa
2、ndfeessysteminruralareasisbeingcarriedout;andruraleconomyandpeasants9earningsareonlyundergoingslowincrease,etc.Alltheseaffectinputsofruraleducation,andleadtomoreandmoredifficultiestothedevelopmentofruraleducation.Becauseruraleducationdevelopmentisafundamen
3、talwayforresolvingagriculturalandruralproblemsinChina,strategicmeasuresshouldbetaken.【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困难对策ruraleducationlatusquodifficulties(nuntermeasures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屮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人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世纪8()年代初到9()年代中期,在农村改
4、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氏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Z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闲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冇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冇与知识秀距明显加人。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捉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止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Z急。本文只是就普及教育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一、现状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5、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肓和半文肓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农村革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婆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00年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
6、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1%,14.66%,79.53%;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靈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
7、%。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冇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冇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z—,为
8、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冇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