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249794
大小:27.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材料在作文运用中的弊病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材料在作文运用中的弊病及其对策摘要:优美的文章是曲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聚合起來的。作文写作犹如营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冇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才识问题。因此,材料的运用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关键词:材料作文弊病对策一、常见弊病1•化用材料,背离主题就高中生而言,曲于学习时间紧,他们所常握的材料都非常冇限,能利用的材料无非就是与苏轼、班固、司马迁、屈原、项羽、刘邦等有关的课本材料,记得牢,用得熟,不论什么作文照搬不误,但化用的过程中没有顾及主题,致使材料与主题偏离。例如学生作文
2、《我的歌》中使用的材料:屈原,当楚怀王听信谗言时,你是否伤透了心?当强敌來犯时,宫内还是一片灯红酒绿,你是否感到深深的无奈?你的忠言不被处怀王接纳,你看着楚国由强盛一步步走向衰亡,你痛恨那些奸猾的臣子。于是你希望用你的生命來换回楚怀王的觉醒……你为国殉死的胸怀,激励着人们向前向前荆轲,当你决定去刺秦王时是何等的英雄……分析:很明显原材料的引述,不是“我的歌”,而是“你的歌”(他人的歌),与主题偏离。2.引述材料,面面俱到议论文中引述事实材料,是为观点寻求强有力的事实证据,它要求写作者能转换角度,将事实材料转变为个人的叙述性语言,对观点进行冇力
3、的论证。然而却将事实材料原文照搬,详细叙述,面面俱到,致使论证不力,重心不突出。例如学生《正视缺点》一文中的反面论证: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那就会带來严重的后果。三国时期诸葛亮身旁冇个人叫马谡,司马懿杀死孟达后,率兵攻打祁山,马谡却因为自幼熟读兵书,目空一切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守街亭,结果,他有不听王平的建议,最终打败,失去了街亭这一战略要地,而自己也被诸葛亮斩首示众。他的目空一切,不正视自己的缺点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因此,正视了自己的缺点,就会取得成功,忽视了缺点,就会遭到失败。分析:很明显看出诸葛亮、司马懿及其所为,王平的
4、建议等材料是多余的,写了反而削弱了说服力,同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又是家喻户晓,根本无须展开。我给学生讲了之后,她这样改的: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刚愎自用,那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來严重后果。马谡自仗通晓兵书,主动请缨,目空一切,哪知街亭失守,落得个斩首示众的结局,可悲可痛!这正是不正确对待口己的缺点而酿成的惨痛后果!很明显,改了之后材料显得精炼,针对性强,说服力强了。2.材料阐释,易生误解许多同学的作文在引述材料上并没有出现不切题之类的现象,而是在阐释说理的过程中不善于转换角度使语句产生歧异,让人产生了误解,最终功败垂成,令人惋惜
5、。例如学生《对手》中的一句话:孙、曹、刘互为对手,终于迎來了三国鼎立的可喜局面,在历史上演绎了一段佳话。分析:历史上孙、曹、刘互为对手,这不假,演绎了一段佳话,这也不假,但他们互为对手,势均力敌,各居一隅,分割天下,却不是可喜局面,而是可悲局面一一谁愿意中国四分五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写,是不行的。学生转换了一下:三国时,孙、曹、刘互为对手,在历史上演绎了一段英雄的佳话。二、正确运用材料1.回归课本,加以创新纵观近年來高考优秀作文,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教材是一片大冇作为的天地,能为我们从语言、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写作的范例。深入学习
6、教材,无疑会对我们的写作大有裨益。近几年,在运用教材内容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高考作文,如:2004年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冇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T古绝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昭示着遭遇挫折,但正因为冇“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精神,才吟唱出千古绝唱。本段诗文的引用既深刻阐述了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这样才能走出痛苦,创造辉
7、煌的道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积累。2.常握材料的基本事实,学会准确概括写作前,必须要学握材料的基本事实,不能犯张冠李戴的错误,要把事实材料了解清楚,同时对事实细节要较为详细地了解,从而概括起來才能做到真实、准确、全面。3.吃透材料的基本内涵,恰当选择材料论证观点不同的材料,冇着不同的内涵;同样的材料,也可以揭示岀不同的内涵,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理解与把握。如“道德模范”的冇关材料,涉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方面,各个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口J以从不同的方向、不同侧面、不同的层次来论证文章的观点。即使同一材料也有不
8、同的观点取向。1.活用材料的基本细节,学会大胆演绎一个现成的原材料背后蕴涵着许多信息,因此一定要抓住细节从中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如对2007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的事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