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动寻迹智能电动小车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寻迹智能电动小车设计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动化智能设备在生产生活中开始发挥起了重要作用。智能小车的出现,解决了一些不适宜人在其中生产或工作的特殊环境问题,如核材料、危险品(农药、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生化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等。同时也让人们从一些简单繁复的搬运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的去投入到知识密集型生产中去。2、研究意义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开发涉及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开展自动寻迹智能小车的研究工作,对促进控制及汽车电子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推
2、动作用。同时,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智能化、人性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工厂、仓库、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是设计一套用电池供电的智能自动寻迹小车系统,包括一辆能沿着黑色引导线自主行驶的小车和两个电子公交站,小车行驶线路为任意曲线。行驶道路用光滑平整的白纸制作,黑色小车引导线和状态标识线(可用电工胶带)宽度为1.8±0.1cm,站台停靠标识线长为20cm,公交站点的位置可任意放置。2、研究主要内容1绪论1.1自动导引小车研究背景1.2单片机技术发展1.3直流电机应用技术1.4研究内容2
3、系统设计2.1系统结构32.2电机工作原理2.3AT89S52控制模块2.4直流电机控制及驱动模块2.5路面黑线检测模块2.6数码显示模块2.7报警模块2.8电源模块3软件程序设计3.1主程序设计3.2直流电机控制程序设计3.3检测与处理模块程序设计3.4计时显示模块程序设计4开发系统介绍与总结4.1开发环境keil的介绍4.2开发语言C的介绍4.3总结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系统设计采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配上相应的接口电路,如数码管显示电路、L298N控制电路、传感器检测电路等。软件开
4、发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程序,软件开发环境选用Keiluvision。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1)系统设计:小车驱动与检测黑线部分采用AT89S52芯片实现控制;检测线路采用RPR220色标传感器;驱动电路采用L298N驱动芯片;显示电路采用数码管。3(2)引导线检测模块:引导方式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RPR220和黑白引导线,传感器安装在引导线的两侧,小车在轨道上行驶时,实时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00则引导线在小车正下方(小车直走),01则小车右轮压引导线(小车略偏右转弯),10则小车左轮压引导线(小车略偏左转弯);(3)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电路部分分为左轮和右
5、轮控制,根据两者速度的调整实现小车的直走、左转弯、右转弯。小车速度的调节通过PWM实现调制,驱动芯片选用L298N芯片。四、参考文献[1]刘开绪,胡志友.基于AT89C51的寻迹小车掉头运动系统设计与实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1):78-82.[2]郭忠山,魏泽鼎,等基于基于AT89C52控制的寻迹小车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8,37(03):61-63.[3]尹志强,顾雷雷,马保飞,杨鹏宇,等基于AT89S52的AGV控制系统研制[J].机电工程技术.2009.38(09):63-65.[4]KodagodaS,Wijesorna
6、S,TeohK.FuzzyspeedandsteeringcontrolofanAGV[J].IEEETransactionsonControlSystemsTechnology,2002,10(1):112-120.[5]徐国保,尹怡欣,周美娟.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现状及展望[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30(3):29-34.[6]张伦.RGB传感器制导AGV的行走策略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7):90-94.[7]陈无畏,施文武,王启瑞,等.新型自动导引车导航与控制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3,33(2):70-73.[8]邵贝贝.单片
7、机嵌入式应用的在线开发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ChanChingYao.MagneticSensingasaPositionReferenceSystemforGroundVehicleControl[J].IEEETransactionsonInstrumentationandMeasurement,2002,51(1).[10]徐清.自动导引小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2006.[11]吴建平,殷战国,曹思榕.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在自主式寻迹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J].中国测试技术,2004,30(6):21-23.[12
8、]葛鹏飞,郑建立,柳翔飞.基于光电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