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47427
大小:38.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8
《國土資源局開展土地整治工作總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土資源局開展土地整治工作總結近年來,我們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國傢和省市國土資源部門的支持,深入開展土地整治,切實把每一項工程作為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來抓,先後申報並組織實施地方占補項目124個,建設規模840.846公頃;省級聯合項目1個,建設規模13.268公頃;市級聯合項目4個,建設規模36.87公頃;省級投資項目9個,建設規模3570.7466公頃;有力地促進瞭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達到瞭實施一項工程、改變一片生態、培育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一、主要做法1.高度重視,強力推進。為
2、把土地整治這一好事辦好,我們成立瞭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國土、財政、水利、農業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對每個項目相應成立工程建設指揮部。縣政府還與項目鎮、鎮與項目村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目標責任制考核。特別是在項目動工前和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尊重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將項目區面積、工程概況以及拆遷補償標準等內容向群眾公開,對土地權屬調整依法、公正、公開操作,充分利用各類會議、簡報、標語、宣傳手冊、新聞媒體和上門走訪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有關政策,凝聚群眾共識,在全縣上下形成瞭政府統一領導、部門
3、聯動配合、群眾廣泛參與的良好格局。2、科學規劃,註重可行。土地整理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我們在學習借鑒先進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紅安實際,因地制宜,科學編制土地整理區域規劃。對荒地開發整理,以小流域為單元,全面衡量田、水、路、林,確保合理佈局;對低丘崗地改造項目整理,以實現“三個集中”為重點,即農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集鎮集中、鄉鎮村辦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農田向規模經營集中,重新界定村莊、居民點和鄉村界限權屬,科學修訂鎮村規劃;對高產農田土地整理,通過移土回填、剝離回填等方式,改善耕作層,使'瘦田”變“肥田
4、”,“低產田嘍嘀產田”;集中整理“荒、廢、閑”項目,重點是挖掘土地的整治潛力。3、創新模式,陽光操作。為保障招投標活動順利推進,縣政府成立瞭工程項目招標工作領導小組,並從紀委、招投標辦、國土等部門抽調專人,組成招標專班。為減少項目招標中的情感因素和人為因素,我們嚴格執行招投標公告制度,由省國土資源廳搖號產生的具有招投標資質的代理機構全程代理,實行明標明投,並且請紀委、監察局、財政局采購辦以及局紀檢組(監察室)全程監督,開標後確立的中標單位在網上發佈公告,確保每個項目招投標陽光操作。4、落實資金,加強監管。對
5、項目資金的使用,我們嚴格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建立專帳;堅持按照規定范圍開支,絕不突破相應概定總額;堅持法人“一支筆”審批,嚴把資金管理關;堅持科目資金決算,嚴格資金審計。對項目建設資金,嚴格做到“五個到位”,即工程預算到位、施工合同到位、簽字核實到位、正規發票到位、驗收報賬到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請審計部門到現場“查、對、核、審”,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同時,我們還經常組織開展土地整治集體廉政談話,打好預防針,念好緊箍咒,有力地保護瞭項目建設資金的安全,全縣沒有出現因資金問題停
6、工事件及違紀違規的案件。5、強化管理,保障質量。對每個建設項目,我們采取'一到、二查、三督”的方式,加強質量監管。“一到”即監理人員、技術人員、協管人員在每一個單元單項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必須有專人到現場監督;“二查”即查施工前圖、地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查進場原材料是否符合國傢行業標準广三督”即管理人員、聘請人員、當地群眾交叉監督,對不符合規劃的施工堅決停工,對各標段建設工程嚴格實行末位淘汰,對工程建設質量實行終身負責制,確保每一個項目都建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工程。二、主要成效仁增加瞭耕地面積,保障瞭用地需求。紅
7、安版圖面積較小,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而經濟發展較快,用地需求較大。工業用地、城市建設用地、交通、水利、電力等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和農民建房用地逐年增加,外加傢實行退耕還林、退田還湖政策等使用地矛盾十分突出。通過土地整理,增加瞭耕地面積。彌補瞭紅安建設用地指標的不足,實現瞭耕地占補平衡有餘,有效保障瞭紅安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用地需要。2、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加。通過土地整理,將分散零亂、高低不平的地塊合並成形狀規則、面積適度的標準農田;將淤塞、破損的溝渠、涵閘建成瞭排灌及時的灌溉系統;將彎曲無序、寬窄不一
8、的田間小道建成瞭便捷的機耕路;搬遷建築物,復墾廢棄地,營造防護林,防止瞭水土流失,保護瞭生態環境。整理後所有的水田、98%的旱地能機電灌溉,所有渠道硬化為“『形槽,基本上達到瞭旱能澆、滂能排、機械能下田,實現瞭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整理後的土地“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改善瞭農業生產條件,優化瞭農村土地利用結構,土地利用的效率和集約化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據國土部門統計,整理後耕地利用程度提高瞭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