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ID:44028587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摘耍】日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42.1%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20%患者由于早期或表现局部症状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单一器官疾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所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2、中图分类号1R5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8-6455(2012)01-0362-0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发现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EB病毒后易引起IM,病情也容易恶化,死亡率较高。主要由EB病毒(EBV)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IM还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诸如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IM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

3、6〜75岁,其中16〜30岁26例,30岁以上4例,平均(25.33±2.45)岁。1.2临床表现(1)发热:16例,体温波动在37.8°C〜39・6°C,呈不规则热型,热程为3~14天。(2)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明显,其次为颌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局部无明显疼痛及触痛。(3)咽峡炎:17例,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为特征,其中扁桃体上岀现白色渗出物8例,1例局部形成假膜,1例上腭伴有岀血点。(4)眼睑水肿:3例,不伴有明显肉眼血尿、高血压及头痛。(5)鼻塞伴呼吸困难:8例,出现张口呼吸、气促及睡眠打軒

4、,不伴有流脓鼻涕、打喷嚏等症状。(6)黄疸伴肝肿大:1例,伴厌食纳差,不伴有“肝炎”病史及接触史。(7)皮疹:4例,表现为猩红热样或尊麻疹样皮疹,不伴有猩红热接触史,不伴有过敏性疾病史。(8)脾脏肿大:4例,不伴有血液系统症状。同一病例冇上述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症状同时或者先后出现。1.3实验室检查在30例患者中29例WBC总数均>10X109/L,最高达25.6X109/L,分类均为淋巴细胞增高,并检出异型淋巴细胞占0.1〜0.66,最早1例于起病第2夭即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约0.39);1例來诊时已是发病第7天,多次复查WBC

5、总数均正常,分类淋巴细胞为主,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约0.l)o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00X109/L),治疗后复查均正常,ALT增高18例,治疗后复查均正常;心肌酶谱升高15例,其中5例合并心电图正常,治疗后14例复查正常;11例行胸片检查,其中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1例,肺门炎症1例,间质性改变1例;本组29例行FQ—PCREBV-DNA检查,24例阳性,检验值8.782X102-4.896X107Copies/ml(正常值0〜10X102Copies/ml)o1.4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例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及丙种球蛋白或免疫球

6、蛋白静脉注射,积极治疗合并症。所冇病例均治愈且无后遗症。2结果30例IM患者中检出血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23例(76.7%)o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1例进行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1:80以上)3例(10%)o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阳性28例(93.3%)o检查肝功能30例,而血清丙氨酰转氨酶(ALT)升高28例(93.3%),其中200u/L以上21例(70%)。LDH升高8例(26.7%)。TBil升高4例(13.3%),最高达279.8mmol/L0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

7、指标均阴性。尿蛋白升高(++)2例。3讨论IM早期症状轻且无特异性而易被忽略,比较IM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依次为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人、肝脾肿人及皮疹,IM还可出现双眼睑浮肿,有文献报道双眼睑浮肿发生率为45.8%,较皮疹高[1],本组发生率为36%,亦高于皮疹,我们认为双眼脸浮肿是IM重要体征之一,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从本组病例中可看出,可有血WBC总数正常的IM,临床应引起注意,对于此类病例可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病毒学依据做出诊断。PCR法可检出B细胞内的EBV-DNA,患儿血清中检出高浓度的EBV-DNA,提示存在

8、病毒血症。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耗时段等特点,使其在E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变得越來越重要[2]o本组29例行PCR法检测EBV-DNA,24例阳性,从病原学诊断上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而文献报道儿童IM肝损害以血清ALT升高为主,•且多为轻到中度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