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009427
大小:31.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小针刀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针刀与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颈椎病;小针刀;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0-0145-02doi:10.14033/j.cnki.cfmr.2016.10.079颈椎病是
2、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多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本身或其继发性的改变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体征[1-2]o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目前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常用的传统治疗手段有牵引、针灸、按摩、封闭及中药疗法。但是颈椎病病史较长,临床上治疗疗程长,好转后易复发[3・4]。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小针刀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使用小刀针治疗颈椎病使患者对颈椎病的发病和治疗也有了较好的认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将以2015年1-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颈椎
3、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男27例,女13例,年龄42〜73岁,平均(58.5±2.3)岁,病史1〜6年,平均(2.9±1.7)年;观察组40例给予小针刀治疗,男29例,女11例,年龄41〜74岁,平均(59.6+2.1)岁,病史1〜7年,平均(3・1±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4、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即选择颈夹脊、风池、百会、合谷、大椎等穴位,采用常规毫针刺法,留针30min,1次/小治疗12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小针刀治疗:选取进针点,小针刀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选取进针点,即椎枕肌止点、项韧带起止点、C2〜6棘突顶点、C2〜6双侧关节突关节。患者取俯卧位并充分暴露颈肩部,对进针处皮肤行常规碘伏消毒及局部皮下麻醉⑸。操作者在实施过程中,要仔细松解项韧带、椎枕肌止点,确保进刀时刀口线与人体纵轴一致,且刀体与人体矢状轴呈45°角、与枕骨垂直,押手拇指贴在上项线进
5、针刀点上并从背侧进针刀,而针刀到达上项线骨面后,调转刀口线90°,行局部铲剥2〜3刀(范围不超过0.5cm)。通过小切口松解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时,应以棘突顶点进针刀,且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刀到达骨面后提刀切割2〜3刀(深度不可超过0.5cm)。松解双侧关节突关节时,应使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且与骨面呈45°角斜刺,先松解肌筋膜,再达关节突骨面,松解双侧关节囊,提插切割2〜3刀。操作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于各进针点操作完毕后再次消毒,贴创可贴包扎。小针刀治疗每7天1次,2次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
6、准根据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进行评分,评分等级为:无、轻、中、重,分别计4、3、2、1分[6]。主要的参考观察症状为:(1)眩晕、头痛;(2)视物不清;(3)耳鸣耳聋;(4)体位性摔倒;(5)颈椎侧弯、后伸时不适。根据各临床症状评分分为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二(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
7、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