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769695
大小:3.4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14
《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社会公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社会公德班级:11电子333组长:王正顺成员:沈兵、谢宁华、王新、王刚制作人:王正顺主讲人:沈兵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社会公德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以及原因对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会公德提出建议总结什么是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继承性:千百年来,人类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
2、系的基础层次,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广泛性:社会公德是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数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得提炼,往往不需要作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理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房的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助人为乐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
3、助和关心的时候。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应当“以团结互助为荣、一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爱护他人,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获得人生的快乐。爱护公物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每个公民都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特别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坚持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保护环境
4、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矿产环境、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大学生用行为艺术倡导保护环境据红网-潇湘晨报报道,12月1日,长沙生态动物园节尾狐猴岛前,一名大学生头戴自绘的黑熊头像,身上绑着一张图片,是一幅血淋淋的动物内脏图,旁边站着一个手拿斧头的同学,其他学生的身上,也都挂着“拒绝杀戮、拒绝皮草”、“拒
5、绝捕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等标语。他们用行为艺术提醒人们:爱护环境,拒绝杀戮和皮草。这些大学生,是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们。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记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从总体上看
6、,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合理协调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的行为体现上,有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却表现得偏低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偏低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文明举止男女同学无视他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有伤大雅的事有人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不拘小节”学生吸烟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老师、领导到学生宿舍时不予理睬,我行我素,不尊重他人,缺乏起码的礼貌道德修养大学生社会公德危机原因分析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教育存在着缺陷学
7、校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人生目标不高家庭教育存在缺陷有些家长只重视学习,却忽视了品德教育,过去曾被认为是错误的,在许多家长眼里变得无足轻重,这便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人格不健全,出现了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有的家庭,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德育过程中过于强调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学生在大是大非原则上不会犯错,但却忽视基本层次的社会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导致学生无法将日常行为与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8、社会公德教育就像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对学生公德的评价,往往落实在知道与否的标准上,不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认知与践行相背状况,造成口是心非、知行不一的后果。由于基础阶段学校德育的失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