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58391
大小:24.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3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浅析影响鱼类摄食量因素摄食量的多少是影响鱼的生长速度的关键因素,而鱼类摄食量也受诸如鱼体自身、水体环境、饲料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一、鱼体自身因素l、食性不同:不同种类的鱼食性不同,影响着摄食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对比鱼类的摄食率呈现以下状况:草食性的鱼>杂食性的鱼>肉食性的鱼,例如草鱼的投饲率一般在5%左右,而青鱼为3%左右。2、胃及消化道容积和食性不同:胃容积相对体重的比例变化很大,胃容积大则摄食量大,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成鱼>鱼种>幼鱼,有的鱼无胃,所摄食的饵料依靠肠道来消化,草食性鱼类肠道很长,一般为鱼体长的6-7倍,而肉食性鱼类肠道较短,一般为鱼体长的1/3—3/4,杂食性的鱼类居中,按摄食量大小排序一般为草食性鱼>杂食性鱼>肉食性鱼。另外空腹状态也与摄食量大小有关,有的鱼等到胃几乎排空之后才重新开始摄食饵料,而大多数种类都在胃排空之前便开始摄食饵料,所以前者的摄食量大于后者。3、鱼类的生理状态:当鱼处于饥饿状态时摄食量开始增加,随后逐渐下降直至稳定,但长期饥饿会抑制食欲。繁殖期间摄食水平一般都会下降。当鱼处于应激状态下,也会降低摄食量,因此水质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拉网锻炼捕捞时都会使鱼类处于应激状态而影响其摄食水平。4、鱼类适应性能力:鱼类饲喂一定的饲料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反应,在其消化道内产生相应的优势菌群和消化内环境,而影响摄食水平。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水环境中产生的适应性也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鱼的摄食量。 5、群体效应:在鱼群体中摄食活动存在强烈的模仿和竞争意识,群体摄食量强于单体摄食水平,但达到一定的群体水平时则降低摄食水平所以在养殖时要有效的控制水体载鱼量达到最佳状态。二、环境因素1、水温:水温在一定范围内与鱼类的饲料消耗呈正相关的关系,水温升高,鱼体代谢率增加,饲料消耗时间缩短,摄食量增加。一般水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则鱼的摄食量也相应随之变化。夏季摄食量最大,而冬季水温小于10℃时鱼则停止摄食。2、溶氧:在高溶氧的水体中鱼类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饲料报酬也高,因为鱼的摄食量随着溶氧的增高而增加,所以要求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若溶氧在4mg/L则鱼的摄食量减少l2%,在3mg/L时减少26%,在2mg/L减少51%,在lmg/L时基本上停止摄食。3、透明度:大多数鱼靠视觉来摄食,只有少部分靠嗅觉和味觉,那么水体中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摄食水平,一般透明度越大,养殖水体中光线越好,鱼的摄食量越多,相反则减少。三、饲料因素1、饲料组成:饲料的质量与鱼类的摄食量有关。一般来说,饲料的质量越高即营养水平高,则鱼的摄食量则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另外在某些鱼用饲料中加入一些诱食剂及一些着色剂可以提高鱼的嗅觉味觉以及视觉的敏感性,相应地提高鱼的摄食量。2、饲料类型:颗粒饲料大小的不同直接影响鱼的摄食量大小。一般鱼配合饲料都要制成颗粒饲料(鳗鱼除外),颗粒饲料粒度的大小须根据鱼的口 径的大小而制成大小不一的颗粒。一般鱼苗阶段颗粒最小,鱼种居中,成鱼最大。另外根据鱼的食性的不同和生活水层的不同可制成不同性质的颗粒类型,如上层鱼可制成漂浮颗粒饲料,中层鱼为半浮性颗粒饲料,下层鱼为沉性颗粒饲料。四、管理因素l、投喂次数:投喂次数适宜增加时,日摄食量也相应增加,不同鱼类达到最大日摄食量的每日投喂次数不一样,一般肉食鱼类大多有胃,杂草食性鱼类无胃,因此配合饲料对有胃无胃的投饲次数不一样,有胃鱼对饲料有较大的储存能力,只有当胃内的储存量小于饱和量时,才能产生积极进食的欲望;而无胃鱼没有储存食物的本领,需连续不断的进行摄食,养殖者应尽量满足其需要,一般对有胃鱼日投喂2-3次,无胃鱼为4-5次。2、投饲率:投饲率即每天投喂饲料量占养殖对象体重的百分数。投饲率的大小是根据鱼的规格、水温、水中溶氧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而确定的,在适温下投饲率随水温升高而升高,随鱼的规格的增大而减小。我国池塘养鱼对几种重要养殖鱼类的投饲率掌握在3%一6%。3、投饲方法:投饲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鱼类摄食量的大小,故在投喂时应采取正确的投喂方法,一般投喂饲料时,应尽量做到饲料投到水中能很快被鱼摄食,采用“慢、快、慢”,“少、多、少”的原则,即开始投饵时,先用少量饲料慢慢投喂,等鱼诱集在一起摄食时,加大投饵量,加快投饵频率,等大部分鱼已吃饱慢慢游走,再减少投饵量,减慢投饵频率,最后停止投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