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426393
大小:7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02
《高考政治 唯物论原理及高考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考点和能及要求考点能及要求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3.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A4.哲学的基本问题A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二、基础知识1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①区别: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哲学是哲学家研究形成的,系统的。②联系:哲学是在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不是科学的世界观的学说)2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A.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哲学研究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注意: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不是具体科学之母。4A.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它包含两个方面: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3、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有没有统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5B.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6A.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划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7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本原)。第二单元唯物论和认识论一.考点和能及要求考点能及要求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9.世界的物质性A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1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12.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1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15.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16.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18.真理的含义B1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B20.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C二、基础知识8.B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注意: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9.A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0.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
5、方式;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是形而上学错误。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否认运动时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错误。注意:区别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和唯一特性(客观实在)11.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联系: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12.B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2)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遵
6、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改变、消灭。13.B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14.B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本质: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注意:客观存在、实践、人脑是意识形成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是形式是主观的。(2)作用:①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
7、、主动创造性。②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2.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注意: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通过知道人们实践。注意:意识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能促进,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15.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原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认识论16.A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8、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7.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人是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注意: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注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需要”“工具”“认识能力”。★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