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3257626

大小:17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8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①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屮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

2、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屮,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

3、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②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徳、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o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冃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③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

4、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看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和

5、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B.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C.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屮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C.儒释

6、道三教是屮国传统文化资源屮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屮国人精神生活屮某方面的需要。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允“死”,而佛学的引入则作了必要的补充。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D.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7、)(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7分)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九世祖谊,文帝时为梁王太傅。曾祖父光,为常山太守。父徽,从刘歆受《左氏春秋》。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侯••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谷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性恺悌,••多智思,俶傥有大节。时有神雀集宫殿官府冠羽有五采色帝异Z以问临邑侯刘复复不能对荐逵博物多识帝乃召见逵问Z对曰:“昔武王终父之业,鸞鷲①在岐,宣帝威怀戎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征也。"帝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郎,与班固并校秘书,应对左右。肃宗立,降意儒术,特好

8、《古文尚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