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1-2011

护理美学1-2011

ID:43229966

大小:1.5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05

护理美学1-2011_第1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2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3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4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5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6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7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8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9页
护理美学1-2011_第10页
资源描述:

《护理美学1-2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美学第一章绪论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鼎足第一节美一美的起源与产生(一)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羿射九日各种事物美、丑意义的获得或改变,完全取决于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或改变。简言之,美是一种文化的共识,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美的产生1.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石器的制造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世界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在石器造型的演变上,不仅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而且说明了美的产生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北京周口店猿人(1)旧石器时代中期(2)旧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装饰物和骨针(3)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2、山东大汶口出土的玉斧2.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1)“羊大为美”(2)“羊人为美”3.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内壁舞蹈纹图案印纹白陶盘马家窑类型的尖底瓶半坡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彩陶鱼鸟纹细颈瓶陶器与石器比较有更明显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①陶器的造型和装饰具有更多的自由和想象的成分。②比较自觉和娴熟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体现彩陶整体的和谐效果。如图案与器型的协调等。(1)美产生于劳动实践,美的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直接呈现于对象的感性形式(色彩、线条、形体等)。(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

3、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4)美的产生,体现了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辨证关系。二、美的本质与特征及分类 (一)美的本质美是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美的现象的多样性、差异性,掩盖了美的本质 的一般性、共同性;人的美感的相对性、变易性掩盖了美的客观性、 普遍性;美这个词含义过于广泛,至今仍未统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说法1.理式论 认为美是一种超越现象而又决定现象的美的理念。2.形式论 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3.快感论 认为美是一种快感。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争议1.美是主观的 认为美是一种观念和意识,不是物的属性。2.美是

4、客观的 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特点,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不在于人的意识作用。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认为美有意识形态性,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美的特征1.美的形象性。形象性是美最基本的属性。2.美的感染性。感染性是美最显著的特征。3.美的社会功利性。社会功利性是美的内在属性。①物质功利。即实用功利,美最初就产生于实用功利。②精神功利。第二节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美学史概述(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先秦时期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和以

5、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1、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观。 (1)孔子原始儒学的基本思想精神是“仁”孔子仁学的美学精神不仅体现了春秋末期的时代文化精神,而且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初步建构了关于人格美的审美理想;第一次从“君子比德”的角度,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著名命题,触及自然美这一重要美学问题;又以“兴观群怨”这一理论结构,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关于“诗”的审美的道德功能说。(2)把审美活动同社会政治生活、道德修养活动密切结合,强调美的伦理性、功利性。“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是为‘五

6、美’”。——孔子“充实之谓美”——孟子2、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观。道家《老子》一系列的哲学命题与范畴,也蕴涵着极具哲理的美学意义道家一贯是倡言怡情于山水、坐忘于林泉、感悟宇宙本在的美,就是以天合天的一种。(1)强调美在自然。A、反对人为雕饰,提倡自然而然、顺其本性;B、崇尚素朴之美。“见素抱朴”“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2)美的相对论和辨证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有无相

7、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得意忘言”“得鱼忘筌”“庖丁解牛”——庄子(3)道家美学观的虚无主义色彩。老子主张——“无知”“无欲”“无为”,否定现实世界的美的价值;庄子提出——“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乱耳,使耳不聪”“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否定美的虚无主义观点3、墨子的实用美学观正面价值:“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先质而后文”负面观念:“声乐害政”(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1、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涉及诗、文、画、山水

8、、庭院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