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关键是理念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

ID:43103118

大小:30.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7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_第1页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_第2页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_第3页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_第4页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的关键是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的关键是理念——田家庄镇桃园小学张红强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小学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该如何打造小学高效课堂呢?在这种前提和背景下,高效课堂应运而生。从教育责任的角度来说,是否进行课改已经上升到了教育良知、教育道德的高度。尽管践行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付出艰辛、重塑自我、承担风险,但是为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为了教师自身的解放,我们别无选择。正如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调整,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在西安听王磊木校长的讲座,他们的学校从07年开始研究高效课堂,4

2、年的时间里曾经困惑、遇到困难、想过回头,但是最终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认识到高效课堂是学校的唯一出路。但是,王校长用自己学校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课改是一个历程,必然跌宕起伏,问题就是抓手,解决就是进步,坚持就是胜利,所有还没有真正走进课程改革的学校和老师,应该以师者的德行、教育的良知来了解、实践高效模式,哪怕起步慢一点、起点低一点。但是,理念要先行。高效课堂已经由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演变成了有责任感的教育人的共识,但是,践行改革的步伐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否则那将是一场冒进的运动。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

3、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课堂。曾经我们对高效课堂仅仅是从字面上,认为是高效率、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这毫无疑问,是对高效课堂的误解。反观自我,诸多不利于高效模式的因素摆在面前,如何从现有的条件着手让我们的课堂发生质变?首先应该改变的依然是我们的理念。如果要用最精炼语言概括高效课堂的原则,那就是“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彻底实现课标所倡导的“自

4、主、合作、探究”。虽然现在关于高效课堂的“三三六模式”“271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百花齐放,但是,专家、管理者和实验教师都认识到,模式只是形式上的问题,也只是实验初期的特色产物,为的是引导和督促老师们逐步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一旦老师们将“生本”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教学精神,模式将随之消失。就像武功一样,少林派、峨眉派、武当派、这派那派什么武功都是为了强身健体、消灭敌人。从这点来看,如果有人不顾理念更新而照搬高效模式,无异于东施效颦。反之,如果我们不囿于高效模式而悟其精髓,那你自己具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无疑将熠熠生辉

5、。即使没有导学案、没有成建制的小组学习、没有高效课堂评价机制,我们依然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做到以兴趣诱导为先、以自主探究为主、以培养自信为促进、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尊重人的需求、遵循认知规律,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营造民主人文的课堂氛围,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本着以上的理念,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情设境,激发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6、?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用短小精悍的故事,触及重点,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发生兴趣的氛围。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学,去思考,去研究。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不应该只是一个导演,而更应该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与学生同忧同乐,地位平等。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学生的兴趣学生做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当然有效的参与

7、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同时这里的“参与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和有效程度,也是学生参与的广度,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三、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中国人,到美国留学,后又在美国政府机构干事。当很多美国人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担心时,他却说:“中国人有啥可怕的,别看他们有了航空母舰,有

8、了神舟飞船、更有歼-20战机,中国的孩子没有未来。”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中国孩子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在提出问题之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好的教师因该不是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因该是一个善于制造问题的人,是一个学生一看就有“问题”的人,学生能从他身上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