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醉翁亭记

28 :醉翁亭记

ID:43058082

大小:9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5

28 :醉翁亭记_第1页
28 :醉翁亭记_第2页
28 :醉翁亭记_第3页
28 :醉翁亭记_第4页
28 :醉翁亭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28 :醉翁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8《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来源:学&科&网Z&X&X&K]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品味、赏析本文语言。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与赏析语言的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及其积极意义。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2、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内容,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2、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教学难点:1、赏析本文简炼传神的语言2、“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太守之乐”乐什么?教材解读《醉翁亭记》是作者因政治改革被贬滁州太守时所写。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旷达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全文结构精巧,以“乐”为主线,承接展开,以“醉”为表象,“醉”与“

3、乐”达到形神统一。写作上情景交融,让读者饱览了一幅幅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习画。语言凝炼传神,且声调铿锵,读来可琅琅成诵。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二、作者及背景简介1、欧阳修(1007~1072),安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

4、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2、关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职远调。

5、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旨在读得通顺。(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难词句。(2)四人一组,按照“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3)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积

6、累词语。①生词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杂然:错杂的样子。[来伛偻提携:驼背。山肴野蔌:蔬菜。②语段翻译(教师指导)3、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四、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探究文理,疏通文意,品读课文,鉴赏美点教学步骤:[来源:Zxxk.Com]一、提问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稍加指导。二、探究文理,疏通文意,旨在让学生能快速理解文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整理出每一段内容的梗概

7、。第一段:山、水、亭、名、太守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来源:Z,xx,k.Com]第三段: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第四段: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三、品读课文,鉴赏美点1、设问:通过上面的整理,我们对全文已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在哪里?明确:风景美山水映衬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风俗美(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2、设问:山水之美禽鸟乐之,游人亦乐之,而游人不有一个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太平之乐。3、设问:太守快乐吗?(快乐)哪句话表现出来的?(“太守

8、之乐其乐也。”)怎样理解这句话?小组讨论明确“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4、难点处理:欧阳修从京师被贬到滁州还仍然乐对生活,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